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山东省加速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您现在的位置:

山东省加速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作者:
来源:
日期:
2020/06/10 09:48
浏览量

6月8日,山东省工信厅征求修订后的《山东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意见建议,汽车行业方面,征求意见明确:在整车制造、电控制动系统、配套设备等领域推动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技术集成应用。推广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及产融结合等新模式。建立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联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应用,加速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以下是修订后的征求意见原文:

山东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为积极顺应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推进我省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山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7-2022)》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安全自主可控为基础,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电子、机械、汽车、船舶、冶金、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医药等传统制造业,滚动实施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采取摸底调查、专题培训、诊断服务、实施改造、示范推广等方法步骤,推动装备换芯,促进装备数控化;推动生产换线,促进产线数字化;推动机器换人,促进工厂智能化;推动园区上线,促进园区智慧化;推动产链上云,促进产链平台化;推动集群上网、促进集群生态化。力争到2022年底,每年完成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完成四千亿元投资,全省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重点行业智能化水平达到国内先进,龙头企业智能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覆盖面达到70%,装备数控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园区智慧化、产链平台化、集群生态化水平逐年提升,在役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8万台左右;初步形成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体系,为制造强省建设赋予新动能、贡献新智慧。

二、重点行业

(一)电子行业。围绕智慧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电子信息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技术、智能装备、智能产品、智能服务,研发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仓储装备等智能产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二)机械行业。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总结推广离散型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流程型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以及共享工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行业平台化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平台化服务。

(三)汽车行业。在整车制造、电控制动系统、配套设备等领域推动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技术集成应用。推广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及产融结合等新模式。建立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联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应用,加速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四)船舶行业。推广应用数字化船坞技术,推动船舶与海工设计、研发、建造数字化。围绕船材加工、分段制造、分段涂装、管子加工以及船舶中间件生产等,推广应用智能理料、打磨、焊接、喷涂、加工等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鼓励龙头骨干企业构建全业务链总包网络化协同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使用工业云服务承接分包业务。

(五)冶金行业。鼓励钢铁企业推广应用炼钢轧钢一体化智能制造技术。在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等岗位实施机器人替代工程。建设铁前、炼铁、炼钢、轧钢等各工序智能制造以及在线监测与诊断服务平台。鼓励有色金属企业围绕矿山智能化建设,构建生产调度、选冶数据采集、选矿流程优化与决策数字平台,促进设备维护、产品质量检测、安全生产监控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

(六)建材行业。推广预拌混凝土智能控制技术、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智能化生产技术、浮法玻璃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石材自动精密加工与智能化生产技术、卫生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检测技术,建设建材行业“工业大脑”。构建矿山生产管控与安全监测网络平台、生产执行MES系统和ERP资源管理系统,促进智能设计生产系统集成与优化控制。

(七)化工行业。以安全、清洁、循环利用为核心,推进化工行业智能化生产、节能与安全生产管理。推广化工行业传感器及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泛在感知的化工生产环境。构建先进过程系统(APC)、实时优化系统(RTO)、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及面向生产全过程全业务链的网络协同系统,建设智慧园区。在民爆行业推广机器人以及智能成套装备。

(八)轻工行业。应用基于机器视觉和物联网的智能技术推动家电供应链自动接单、智能排产、智能物流、智能发货;在食品、家电、家具、皮革、日用陶瓷、五金制品、照明电器等行业推行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生产模式。鼓励轻工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集成。鼓励轻工企业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行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防伪追溯大数据平台,实现原料、生产、销售等全链条防伪追溯。

(九)纺织行业。建立数字化纺纱生产系统、智能化织造及印染生产线监控系统。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筒子纱染色工序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技术装备、服装柔性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技术、纺机智能制造技术。面向化纤、连续纺纱、服装、家纺、缫丝、针织等领域建设智能化生产线。建设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与安全监测防护体系,促进产供销信息共享,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十)医药行业。在医药行业企业开展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示范工程,促进医药产品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立医药行业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核心设备、仪器仪表、物料、车间、环境系统网络化和药品研制、质检数据、制造流程的可视化。构建中药原材料及其成品产供销信息采集与共享平台,为中医药企业的集中采购、集中研发、集中销售与产能共享,提供平台支持。

三、主要任务

(一)推动装备换芯,促进装备数控化。推进“数控一代”装备集成创新,加强数控装备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建设,在生产装备嵌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装置、伺服驱动装置以及节能电机与变频电机等数字化控制技术,加快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及数控装备集成创新,实现数控技术、装置、装备在纺织机械、橡塑加工机械、机床与基础制造、印刷机械、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制药机械、高效节能机械等领域的集成创新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数控一代”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装备向“智能一代”跨越。

(二)推动生产换线,促进产线数字化。鼓励各行业企业从生产设备设施数据采集、互联互通等基础环节改造入手,将生产设备设施接入生产执行系统(MES),促进生产信息化系统与设备设施物理空间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从简单的装备工段改造转向整条生产线的改造,打造数字化生产线。鼓励企业建设集研发设计、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安装施工、网络部署、运维服务、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车间信息物理系统(CPS),采集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质量检测、物料配送、进度管理等生产数据,在推进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时,推动生产工艺优化、组织优化、流程优化、管理优化,促进生产资源要素数据高效有序流动,实现生产工序可视化呈现与产线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将设备设施单机作业模式改造升级为智慧协同生产模式,打造数字化车间。

(三)推动机器换人,促进工厂智能化。重点针对企业的冲压、焊接、喷涂、装配、检测、包装、搬运、配送等生产环节,聚焦劳动强度大以及重复性、机械性、危险性生产岗位,推动以机器换人为重点的工厂改造升级,实现人机交互。鼓励企业在实现装备数控化、产线数字化基础上,运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监控控制技术,构建服务于工业机器人作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通过端对端集成与横向集成,强化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过程协同、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智能生产资源监测管控、智能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打通产供销数据链,促进企业生产过程优化、运营决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优化,打造生产可视化、执行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运营网络化的智能工厂。建设以“技术共享、产能共享、服务共享”为重点的智能化共享工厂。

(四)推动园区上线,促进园区智慧化。推动产业园区内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建设以设施智慧化、管理智慧化、产业智慧化、服务智慧化为重点的智慧园区。设施智慧化方面,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智慧化方面,整合园区安全、消防、环保、通讯网络、应急救援、管网管理、能源监控、停车管理、自动化办公等资源,建立智慧化公共管理平台。产业智慧化方面,建立集中采购、产能共享、智能仓储物流、设备远程检验检测、集中销售、线上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信息平台,培育“平台+生态+运营”园区发展模式。服务智慧化方面,整合园区服务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向园区企业提供服务,培育“研发共享、产能共享、服务共享”为重点的共享型智慧园区。

(五)推动产链上云,促进产链平台化。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进行云端化改造,促进云链结合。坚持“联盟建链、链主牵链、骨干壮链、配套延链、招引补链、强基固链、平台黏链、赋能兴链”的发展路径,强化产链协同。鼓励链主型企业牵头建设产链云平台,促进核心业务系统和工业设备平台化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集聚,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的发展格局。鼓励中小企业采购使用工业云服务,承接专业制造及外包非核心业务,与链主型企业共同打造良好产业生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覆盖行业性研发设计、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以“研发共享、产能共享、服务共享”为重点的共享型产业链建设新模式。

(六)推动集群上网,促进集群生态化。推动工业互联网技术在产业集群深度融合与集成应用,促进集群企业网络化化改造升级。推动集群企业研发设计协同化,鼓励产学研合作组建协同研发设计创新云服务平台和技术创新合作联盟,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生产管控集成化,促进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CM)等软件的推广应用,促进生产设备设施互联互通。支持企业运用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建设智能生产线。实施产业网络化改造,鼓励集群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接入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共同构建国际化品牌营销服务平台,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研发共享、产能共享、服务共享”为重点的共享集群建设新模式。

四、方法步骤

(一)摸清底数。组织开展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调查,摸清企业技术、工艺现状及改造需求。

(二)专题培训。结合不同行业特点,总结梳理一批智能化技改成效显著的企业典型,依托行业协会或专业化服务商,通过视频推介、对标观摩等方式,线上线下分类开展专题培训,调动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的内生动力。

(三)诊断服务。针对企业需求,组织行业专家和智能化服务商开展诊断咨询,结合企业实际和目标定位,研究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为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提供参考。

(四)实施改造。加强企业与专业化服务商对接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发设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实施改造升级。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五)示范推广。坚持结果导向,对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成效进行综合评价,不定期推出一批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企业和智能化技术改造优秀服务商,通过媒体宣传推介。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协调推进机制,推动重大问题协商解决、重大政策督促落实、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制定智能化技术改造评价标准规范,总结推广智能化技术改造先进模式,引导企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推进。将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作纳入经济运行调度监测及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二)强化财税支持。设立智能化技改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园区上线、产链上云、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5G试点示范、建设基于工业互联网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财政资金支持。落实技术改造项目进口设备免税、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

(三)强化产融结合。鼓励银行围绕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融资需求,创新供应链融资、产业链金融、融资租赁、产业基金等金融产品服务。谋划设立相关产业基金。鼓励基金机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参与和支持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

(四)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四个一批”和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定期调度监测,实行重点技改项目名单制。对列入白名单项目优先享受省级财政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实施产链、集群、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以及企业兼并重组改造项目,促进产链、集群、园区智能化改造与重组整合。

(五)强化专业服务。组建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推进委员会、公益服务队,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入企诊断、技术指导、要素保障等服务。支持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服务商向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转型,提升智能化技术改造服务能力。招引和培育高水平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服务商,组建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服务商联盟。出台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商管理办法,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

(六)强化人才建设。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专题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素质高、具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围绕智能化技术改造,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吸引高层次智能化专家团队和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技术改造水平。

(七)强化要素保障。发挥“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作用,协调解决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所需土地、能耗、水资源、等要素保障问题。鼓励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在存量工业用地上利用空地新建、拆除现有建筑重建或厂房加层扩建项目,在符合法律法规、城乡规划、安全生产、军事航空、消防和环保等要求前提下,其增建面积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和土地价款差额,并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减免政策。

(八)强化国际合作。围绕跨国境智能化技术改造和重点产业链协同改造,抓好招商引资与国际合作,将智能化技术改造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外智能化技术改造工程服务商的交流合作。鼓励省内技术成熟、产能充裕企业向境外转移产能或建立境外园区及营销中心,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和省外智能化研发创新机构在鲁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和地区总部,投资智能化技术改造重大项目,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国家政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将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首台(套)检测评定工作
自动驾驶方向18个项目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2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
科技部 财政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为氢能专项组织实施提供明确指导方针
三部门:聚焦车联网等重点产业 强化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多个氢能项目列入 国家发改委发布第1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
商务部等14部门:合理确定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完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
工信部公示第382批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583个型号列入
公告:第60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地方政策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