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发布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发布

  • 2023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今日在京召开

    2023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今日在京召开

  • 工信部装备中心发布《202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工信部装备中心发布《202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尘埃落定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尘埃落定

  •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发车仪式盛大举行

    第十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发车仪式盛大举行

  •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

  •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多元化合作方案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多元化合作方案

新闻中心

年鉴专栏

2023年《年鉴》由行业篇、政策篇、城市篇、单位篇、事记篇、标准篇、成果篇七个部分组成,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换电式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汇总,分析行业未来趋势,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发布
$info.title
2023年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简称“装备中心”)牵头,联合行业权威专家、机构学者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共同编制《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简称《年鉴》)作为行业重要成果正式发布。发布期间,装备中心李国俊副处长,从《年鉴》的背景、主要内容、总结与展望等维度做了详细介绍。
 

李国俊处长介绍到,《年鉴》是我国第一本专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用性工具书,是经多位院士及行业权威专家指导,多渠道听取专家及企业意见,多轮评审,集合行业多方力量,历时一年完成全书编制。《年鉴》从管理、政策、研发、技术、产业、市场、应用等多维度展示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汇集行业发展各阶段的优秀产业成果及创新案例,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2023《年鉴》邀请了100+行业权威专家、资深专业人士、代表性企业负责人围绕行业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等热点建言献策,共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年鉴》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过14年,是集权威性、指导性、学术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官方资料,已成为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数据载体与技术交流平台,为行业机构前瞻研究和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效借鉴。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主要内容

2023年《年鉴》由行业篇、政策篇、城市篇、单位篇、事记篇、标准篇、成果篇七个部分组成,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换电式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汇总,分析行业未来趋势,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行业篇:紧扣科技前沿技术,引领打造未来产业风向标

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换电式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等前沿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汇总,分析行业未来趋势,助力行业可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飞行汽车技术”2023年首次入刊。 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长足进步,为电动飞行汽车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和产业储备;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即电动飞行汽车的出现,使得高安全性和低噪音的城市空中交通成为可能。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进入关键时期,车规芯片在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上的作用更加凸现;以单车智能实现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将逐步向车路云图网一起协同发展;智能化、情感化的座舱成为未来购车的关键因素;基于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目前已成为国内动力电池重要布局方向。

 

城市篇:展示重点区域产业布局详实数据

共梳理近50个重点地区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2022年区域政策、整体产业布局、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等发展情况,透过分析了解区域发展数据,为政府制定决策及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支撑。

对接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大湾区重点地区主管部门,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政府及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推动重点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协同创新。

 


单位篇:展示产业链上下游整车、关键零部件及科研院所布局情况

共收集140余家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产能建设及技术研发能力进展、合资合作等发展情况。

 

成果篇:准确把握企业创新发展及市场需求

共收集了26篇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在行业中实际应用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剖析引导行业创新科学发展。

研究成果报告主要布局在电动化、芯片与智能、氢燃料电池、节能等领域。把握企业创新发展及市场需求,从成果简介、创新点及解决难点问题、国际水平对比分析、成果应用情况等维度深入阐述。
 

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将不断提升内容质量,加强在研究报告成果产出、宣传推广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工作,期待更多企事业单位和专家学者的参与及支持,共同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新能源汽车迎“里程碑”时刻
$info.title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引领未来交通出行的新趋势。这一变革中,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品牌凭借深度布局和持续创新,正改写着出行领域的市场格局。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已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在这背后,离不开像比亚迪这样的先锋企业的引领和推动。在跨国车企还在犹豫与观望时,比亚迪两年前率先选择停产燃油车,全面拥抱新能源,并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4月前两周主要厂商零售销量 数据来源:乘联会

 

里程碑时刻悄然而至电比油低功不可没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里程碑”时刻已悄然而至。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4月上半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51.6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6万辆,渗透率首次突破50%,市场占比首次超过燃油车。


上述数据意味着,曾经被消费者视为“非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了替代燃油车的使命,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二者之间的身份已发生转变。同时,新能源汽车实现这一“里程碑”式节点,也比原定的2035年提前了11年。


显而易见的是,作为行业“领头羊”,比亚迪在上述变革中“功不可没”。在停产燃油车的同时,通过持续技术研发和创新,实现了从“油比电低”到“油电同价”,再到“电比油低”的转变。提前吹响了“油电决战”号角。


“伴随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持续增强,新车投放数量也快速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变革进度持续深入,正在突破迭代临界点。”在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看来,新能源汽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技术创新是关键里程性能不断突破

 

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一历史性的突破背后,技术创新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多年来对可持续能源和环保技术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成就了这一“里程碑”式突破。


过去,新能源汽车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性能不稳定等问题而备受诟病。今天,随着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和技术的突破,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使得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充电时间也大大缩短。


与此同时,智能化技术也为新能源汽车添上了“飞翔”的翅膀,使其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方面远远超越了传统燃油车。在技术加持下,一系列高品质、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成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正是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优势,并将其作为首选的出行方式。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个人消费市场上,也体现在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赛道渐入佳境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中国品牌乘用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339.2万辆,同比增长26.4%,市场份额达59.6%,同比上升7.4%。


显而易见,燃油车时代的“市场换技术”已成为历史。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突飞猛进,使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也正积极布局,融入国际产业链,与全球共享绿色发展最新成果。


比亚迪作为其中的代表,以其全产业链布局而被外界所熟知。在其构建混合动力、纯电动车的产品体系背后,是电池、电机、电控、IGBT等核心产业链布局,在全产业链的加持下,比亚迪也在去年四季度成功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销冠”。

 

 

 
2024年一季度汽车出口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在终结“市场换技术”历史的同时,中国汽车也在积极尝试“走出去”。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新能源汽车出口30.7万辆,同比增长23.8%。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整车出口前十企业中,从增速上来看,比亚迪出口9.9万辆,同比增长1.3倍,位于前列。比亚迪旗下高端产品仰望U8更是凭借原地掉头、水中行驶等前沿技术,频频获得外国消费者“点赞”。


“我们要更加坚定,拥抱汽车百年未有的大变革,保持战略定力,确保战略方向的正确性。”王传福认为,电动化上半场已驶入快车道,智能化下半场正在换挡提速。未来,智电融合的整车智能,是发展方向,只有打好电动化的基座,才能建好智能化的高楼。

 

 
广汽集团获得氢罐阀门保护支架及燃料电池汽车专利
$info.title
2024年4月23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氢罐阀门保护支架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3074314B,申请日期为2020年1月。该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罐阀门保护支架以及燃料电池汽车,该氢罐阀门保护支架直接安装在氢罐的罐口处,结构紧凑,无需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满足大部分的燃料电池汽车车型,适应性较强,其具体包括基座、支撑柱和护板,基座上的安装孔与氢罐的罐口连接固定,罐口处的控制阀门被收纳在基座、支撑柱和护板三者共同限定的空间内,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控制阀门周边的钣金结构仅仅碰撞挤压保护支架,从而将氢罐的控制阀门与外界挤压冲击隔绝,防止氢罐的控制阀门在碰撞过程中受到损伤破坏。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2024年将会有110多款新能源汽车上市
$info.title
2024年4月22日,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消息,深圳市价格认定与监测中心近日对汽车市场进行了调查巡视。从调查巡视情况看,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监测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一般跌幅在5-10%左右。其中,监测的新能源汽车有10款价格下跌,降幅最大的为-宋PLUS新能源(DM-i110KM旗舰型),售价从年初的15.48万元辆降至13.98万元辆,下跌9.69%。

 

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

 

为做好汽车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深圳新能源汽车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研判其后期价格走势,近日,深圳市价格认定与监测中心对汽车市场进行了调查巡视。从调查巡视情况看,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

 

一、新能源汽车价格情况

 

监测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一般跌幅在5-10%左右。其中,监测的新能源汽车有10款价格下跌,降幅最大的为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DM-i 110KM 旗舰型),售价从年初的15.48万元辆降至13.98万元辆,下跌9.69%。

 



 

巡视中,有4s店工作人员表示,从2022年开始,门店内关注电车的消费者明显增多,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电车价格逐渐走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也给予大量的政策支持,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牌照优惠等,加速了汽车市场“油转电”。同时工作人员还介绍,现在到店购置比亚迪系列新能源汽车可享多重优惠,如首任车主自购车之日起可享受2年内赠送充电桩及免费安装服务,三电系统终身保修(首任车主)整车保修期6年或15万公里,2年免费云服务、1年免费车机流量。

 

二、原因分析

 

(一)市场供过于求

 

从供应端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比上年增长3成。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仅比亚迪、问界、理想三家的计划交付量就增加了230万辆,而市场需求预测仅有210万辆增量,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二)电池成本降低

 

电池成本占整车的成本达到50%左右。数据表明,国产电池级的价格,在2022年底到达峰值后便开始滑坡式下降,相比峰值接近60万元吨的价格,目前已降至10万元吨左右,降幅达到8成。据业内人士反馈,碳酸锂价格每吨降低10万元,一辆容量为70KWh的纯电动汽车制造成本就可以节省近1万多元。

 

(三)规模化及全产业链优势

 

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形成了以大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链主的“三电”“三智”产业链条,以及充电桩等配套产业。比如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整合优势,以及火爆销量下规模效应的成本优势的结果,让比亚迪有了产品定价的主动权。

 

三、后期预测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4年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计2024年将会有150多款新车上市,其中110多款是新能源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异常激烈,预测价格战可能以多种形式展开,包括降价促销和定位下探等。

 

来源: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金融监管总局拟对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进行调整
$info.title
为促进新能源车险降本增效,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已于近日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各监管局、各财险公司、行业协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从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等方面做出细化部署,与此同时也对保险公司提升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提出要求。 


扩大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 


据悉,为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本次《征求意见稿》提出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为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1.5]执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为增强财产保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原银保监会早在2023年就将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0.65-1.35]扩大为[0.5-1.5]。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已经向燃油车看齐。 


二是丰富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为支持行业优化新能源商业车险保障责任,有序增加产品供给,《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贴合市场需求,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 


三是优化调整新能源商业车险基准费率。为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和调整的常态化机制。《征求意见稿》支持根据市场实际风险情况,定期测算并适时调整新能源商业车险行业纯风险保费,优化新车型的定价标准,提升定价精准度。 


四是建立新能源车险兜底保障机制。为有效解决部分车辆投保难问题,实现愿保尽保,《征求意见稿》将推动行业研究建立高风险车辆兜底保障机制。据悉,保交所正在和监管讨论方案,研究设置行业机制,为高风险新能源车提供兜底保障,从而改善保险公司承保意愿。 


“调整自主定价系数可以让保司有更多的定价权,毕竟不能让保司‘赔本赚吆喝’。”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据悉,由于无法精准识别私家车和营运车,以及当前新能源车险的数据积累不够,保司在新能源车险的定价方面不够精确,导致新能源车险的赔付和成本高于燃油车。如今,新能源车险的自主系数得到调整,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保费定价会逐步拉开差距,也将更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 


鼓励保司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 


为提升保险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征求意见稿》鼓励行业经营主体探索新能源汽车风险减量服务创新,加强新能源汽车专业研究能力,提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数智化水平。 


具体来看,《征求意见稿》支持行业开展新能源汽车零整比、安全指数等研究,定期向社会发布研究成果。加强跨行业交流合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优化和改进产品设计提供建议参考,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成本。 


在提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数智化水平方面,《征求意见稿》鼓励行业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对新能源车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鼓励行业经营主体以风险减量管理为切入点,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在电池检测、充电桩服务、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设备安装、车队托管和安全驾驶服务等方面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加快健全新能源车险业务生态。 


风险减量,指利用科技等手段,通过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行业风险总量的减少。2023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要求保司加强全局谋划、战略布局,根据公司自身条件稳妥有序开展风险减量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公司先试先行,逐步夯实财险业风险减量服务基础,引领带动其他公司逐步参与风险减量服务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保司也在积极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头部险企在该方面的动作更是频繁。中国人保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的风险减量工作主要集中在保前和保中两大阶段。下一步会把整个的保险模式做成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商业模式。 


最晚将于6月1日前实施 


为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政策实施的时间,以及各方主体的责任。


在政策实施时间上,《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各监管局应根据辖区内车险市场情况,稳妥确定辖区内扩大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实施时间和自主定价系数的回溯监管标准,并向金融监管总局备案,实施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24年6月1日。


同时,《征求意见稿》要求各监管局发挥引导作用,指导财产保险公司合理设定各地区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均值和手续费率上限。


聚焦到保司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要严格执行新能源车险各项监管要求,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满足消费者保障需求,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新能源车险消费者的获得感。


保险业协会要制定并发布新能源车“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的示范条款,研究制定关于高风险新能源车兜底保障的实施细则,组织开展新能源车零整比、安全指数等研究。精算师协会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商业车险纯风险保费测算的常态化机制,根据市场风险变化情况及时科学测算和发布新能源商业车险纯风险保费。


银保信公司要持续升级车险信息平台,为财险行业提供数据和系统支持,做好新能源车险的费率监测与预警。上海保交所要持续建设完善新能源车险交易服务系统,为实施新能源车兜底保障提供配套系统支持。银保信公司和上海保交所要协同有关单位构建新能源车跨行业数据共享机制。

 


 

企业动态

【企业专题】中汽院(重庆)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X-GAME】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2023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竞赛训练营”顺利结营
专题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
专题丨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专题丨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专题丨中检西部检测有限公司
专题丨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
专题丨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公告目录

重磅推荐

城市频道

技术文章

成果篇——智能一体化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info.title
智能一体化动力电池测试平台
成果篇——新能源汽车电池EOL模块化检测平台
$info.title
新能源汽车电池EOL模块化检测平台
成果篇——纯电动车热泵型热管理节能系统研发及应用
$info.title
纯电动车热泵型热管理节能系统研发及应用
成果篇——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开发
$info.title
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的应用开发
成果篇——巨湾凤凰电池技术
$info.title
巨湾凤凰电池技术
城市篇丨中关村科学城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info.title
城市篇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info.title
城市篇丨聊城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info.title
城市篇丨潍坊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info.title
城市篇丨淄博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info.title
城市篇丨青岛市2020年新能源汽车概况
$info.title

政策发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将共同组织实施中国首台(套)检测评定工作
给予单个回收企业年度最高100万元奖励 成都支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自动驾驶方向18个项目 交通运输部公布第2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
科技部 财政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 为氢能专项组织实施提供明确指导方针
天津丨未来产业将重点攻关智能驾驶、氢能及储能等方向
上海丨个人用户购纯电动小客车新车 给予一次性10000元购车补贴
每年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成都2024年氢能产业项目申报中
浙江丨探索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碳足迹认证,促进标准实施应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推荐单位

整车领域

          储能装置领域:

驱动与控制领域:

充换电领域:

氢燃料电池领域:

芯片与智能网联领域:

科研及检测机构:

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