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行业综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您现在的位置:

行业综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作者:
刘永东
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日期:
2021/04/06 09:54
浏览量

导读: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1)充电技术创新应用 

建立适应不同充电需求的立体充电服务网络体系。应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充电设施技术路线,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全国统一的充电技术路线不能适应各个充电场景下的充电需求,私人车、出租车、物流车、公交车的充电需求不同,带来了充电技术路线的不同;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充电需求不同,带来了充电设施规划布局的差异;高端品牌和大众普通品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也不经相同,带来了不同充电技术的不同适应性。传导充电、无线充电、电池更换都有着自己适应的细分市场,传导充电将是今后主要的应用场景技术路线,无线充电为解决自动充电和电网互动提供了方便的渠道,电池更换在出租、电池梯级利用等方面具有市场空间,应允许市场探索、充分竞争,由市场决定最后的技术路线。

发展快捷、便捷、智能的新型充电解决方案。应坚持用户为主的原则,大力发展大功率充电,大力提高充电服务体验,充电服务质量、充电安全将成为下一步充电市场建设和发展的考核指标。要以提高充电服务体验、提升充电服务质量、保障充电安全为目标,分析把握充电技术下一步的发展趋势。缩短充电时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大功率充电技术;无感充电体验、简化统一充电接口需要我们发展无线充电技术、CHAOJI充电技术;实现跨平台充电需要我们建立充电漫游互联互通技术体系;安全可靠充电,需要我们加强充电电气安全、信息安全等技术。更加快捷、更加便捷、更加智能的充电体验将是下一步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

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技术,重新确定充电服务运营商定位。要站在能源体系的架构下发展充电设施,不仅将电动汽车充电作为能源负荷来看待,也要将电动汽车放电作为能源提供方来看待。要把电动汽车充放电纳入能源服务范畴,现在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应转型成为能源系统提供商,既作为负荷商,参与电力需求响应,也应成为能源提供商,通过虚拟电厂,进入电力市场,参与电力交易,实现运营商身份的华丽转身。

2)多元化充电运营模式探索 

要将充电设施与电动汽车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充电作为电动汽车的电能供应方,需要和汽车的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当电动汽车已经能够自动驾驶时,自动充电也将成为一种标配。充电设施作为城市的能源体系的一部分,也应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要站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的高度,将充电设施与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电网设施建设、城市规划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车流、人流、停车、充电需求,科学合理布局充电设施。

3)充电设施与多产业融合发展 

为更好地打造电动汽车生态服务体系,充电设施需要继续发挥其跨领域、学科的优势,积极连接上下游及相关产业,延长充电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形成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发展体系。

一是联合高科技企业,借助互联网、能源等行业的技术力量,完善充电服务网络系统;

二是加强充电产业与出行服务等产业融合,赋予充电产业新的服务模式,提升产业盈利能力,并带动产业向智慧出行服务产业延伸;

三是有效整合现有行业参与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推进产业市场融合,建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多主体参与的有序发展模式。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