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2019智新峰会 清华大学王建强教授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您现在的位置:

2019智新峰会 清华大学王建强教授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展望

作者:
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日期:
2019/11/07 11:30
浏览量

2019年新能源汽车智新峰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发行十周年会议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举行。2019智新峰会聚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权威专家、行业资深人士、地方政府负责人、代表性企业负责人等,围绕政策、标准、整车、动力电池技术、驱动系统、自动驾驶技术等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勾勒出产业未来的走向与趋势,继而大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健康、快速发展。

 

清华大学王建强教授作为嘉宾参会,发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展望》的主旨演讲。

 

清华大学 王建强教授

 

王建强:各位专家上午好。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来和大家分享“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展望”。今天的主题大多数都是新能源汽车方面,很少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让我们共同了解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产业情况。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大家在新闻中已经了解到,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非常迅速,也是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内外都将其列入顶层的规划,开放了道路的测试,制定发展路线图,并且修订了相关的法规。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带动AI信息通讯、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的一个战略的制高点。同时汽车与相关产业加速跨界融合以及深度协同,使得产业链重构,价值链不断扩展延伸。

 

应用层面,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功能以及方式身段变革,汽车逐渐成为智能的移动空间。竞争层面上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强化部门之间协同合作等措施,发达国家已经形成智能汽车的先发优势。近年来,美国、欧洲、日韩开展了多项的智慧交通、智能驾驶相关的项目,发展态势非常迅猛。像2022年V2X将会大量普及,也曾经制定商用车辆出场2018年比较安装V2X的设备,当然也有一些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目前的这个立法也暂停。

 

美国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3.0:为未来交通做准备》,这个战略规划中,支持将自动驾驶的安全高效、可靠经济、集成到多联式跨界的运输系统中,但是也并非前置的替代,体现的特点像保持技术的中立、延伸自动驾驶的范围等等。

 

欧盟也发布了多项条例和路线图,像来制定一般数据的保护条例,尤其是对隐私数据的保护,在欧盟未来出行的战略中,到2022年欧盟所有的新车将具备通讯功能。日本也发布的《技术指南》以及《制备整备大纲》。指南中2018年9月指出搭载L3、L4级自动驾驶系统的乘用车、卡车及巴士,目的是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系统引发人身事故为零的社会。我们探讨到底未来无人驾驶汽车责任由谁来承担?日本的指南中,建议原则上是由车辆所有者承担这种赔偿责任,但是这些法规我们都可以进一步的思考和优化。自动驾驶技术低等级系统已经大规模的量产,尤其是L1、L2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大规模的应用了。通用L2SuperGruise沃尔沃L2的辅助系统已经规模化社产了。

 

限定场景下的局部的自动驾驶功能成为了下一个量产的热点,这也是因为完全的无人驾驶在实际道路上应用的困难,但是呢,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认为还是应用的价值,应用的地方目前侧重于限定场景下的,这些自动驾驶的功能。像戴姆勒的代客泊车,奥雷开发的代客泊车系统也正在应用。

 

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迅速发展,新闻媒体上可以看到,谷歌的Waymo平台,通用Cruise。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国际大趋势,正是因为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长,设计面广,开发难度大,所有必须通过深度的协同创新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

 

自主研发、产业联盟投资并购等形式都在不断的完善自动驾驶领域创新以及产业布局。下面这几个公司联合都在推动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

 

新型的产业体系、新型的供应商已经开始刑永,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在传统行业中应该说有一些没有出现,像高精的地况、云控系统等这些高级程、深融合跨生产的零部件系统非单一通信企业能够独立完成,更进一步需要协同创新,形成协同创新的供应体系。

 

对于乘用车来说,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出行配送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物流等领域形成落地潮,多家公司已经开始在尝试着商业化的硬性。像Waymo提出首个无人驾驶出租服务,其他一些公司也正在推动相关出行服务的系统。

 

商用车,高等级自动驾驶矿山、港口运输、物流清扫这些技术都在开始示范应用,像沃尔沃的公司在矿山上的应用,当然我们国家也有很多的矿车应用公司,像塔克之星等等。还有物流一些公司,开发物流小车。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与法规尚待健全,这是我们面临其中挑战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很多的配套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支撑的条件,而法规是其中之一。在新的技术开发中,我们需要来很多种标准法规来支持、引导、引领这样的一些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多个方面,像《道路的安全》法、《网络的安全法》、《测绘法》、《标准化法》这些都是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一些重要的条件。

 

面临挑战二是产业链不完整,核心技术积累不足。大家国家我们国家的芯片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等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还是缺失的。中兴、华为高技术产品的断供对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高性能传感器、线控底盘、汽车AI等齐心技术有待加强,研发投入比例偏低,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些困难。

 

对于智能路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需要加大,因为它存在着投资大、周期长的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不单单是通过自身的传感来进行驾驶,实际上更需要车联网技术、道路基础设施条件的一些支持。形成人车路、协同的网联系统,更好的发挥智能网联汽车的价值。

 

目前商业模式应该还不清晰,产业的生态不很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本身也是属于新兴的技术,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像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目前这种成本还是比较高,我们利用的传感器成本都是比较高的。

 

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怎么样来保证安全性,高效率,真正的让这个智能网联汽车超越人类的驾驶水平,打造更加安全、高效、节能的价值,这是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

 

高精度地图的采集和应用,目前还是有限的,还不能放开任意的采集。这样的话,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开发也有一定的约束。动态数据的应用方面,商业的模式不是很清晰,同时数据采集过程也是存在着隐私安全的问题?众包模式普及的问题,目前还是限制,采集车成本高,周期长。测试场地运营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社会对智能网联汽车接受度也需要检验,大家可以从新闻看到各种智能网联汽车,尤其是无人驾驶汽车发展各种各样的事故,这也是对很多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质疑,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

 

目前遇到的问题只能说是现在技术水平发展到这样的阶段,这样的事故也是可以理解。但对于未来而言,我们需要不断的推动技术的发展,避免这样的事故,使智能网联汽车更加安全。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问题,我国的对策实践。

 

需要积极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各职能部门以及地方政府也不断的在联合推进,探索新的机制。像2018年国家制造强国领导组开展了相应智能网联汽车的研讨会,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也共同签署了《关于雄安新区开展车联网及智能交通示范应用的合作协议》。全国的标委会也都在推动相关标准法规的一些制定。

 

政府的部门也在大力的支持技术的发展,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这些部门也都立了相关的重大项目来支持这个技术的开发。像科技部在制定规划重点研发计划中,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有很多的技术的支持。各研究机构也在积极布局,形成了产学研联合的创新局面,很多高校、清华、、同济大学这些高校以及新初创公司和汽车企业都在联手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的研发。整车企业纷纷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像一汽、东风都制定自己的规划,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

 

二部件企业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举措,我国的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零部件,包括车载计算平台、控制器、环境感知传感器之执行器等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实现这个量产的前中配套。

 

ICT企业也在加入这样一个产业中,像百度、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等都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产业进行布局,跨界协同创新应该说已经形成了,高效和初创的一些公司以及IT企业和汽车企业纷纷进行联合,像建立相应的联合中心,建立各种各样的产业联盟,共同推动这个技术的发展。

 

这个产业的联盟像成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为代表,联盟目前已经爱了64家这种理事单位,成员单位达到了269家。并且筹建了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2019年5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建设方案通过论证,我国的“端管云”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前装联网终端比例不断提升,车联网信息服务快速推广,车路协同备受关注,车联网服务平台中心也快速发展。

 

这种产业的形成也体现在汽车产业链的变革,这是我们汽车产业链的三级链条,对于智能网联汽车来说是有新的技术的加入、融合,使得产业链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围绕着处理器、集成软件、AI的应用这些技术也有新的供应商,加入到这样的一个体系中。产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强,产业发展五大技术平台,智能车载的计算技术平台,智能车载终端基础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基础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以及信息安全基础平台,这些都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

 

基于云端、管道、边缘、终端整体部署5G车路协同,解决的方案实现人车路云协同的感知以及决策。目前也正在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运行。中国特色自动的驾驶发展的路径也逐步形成,根据政策的要求,道路的情况、市场需求等因素,中国也有很多种的公司,已经集中园区、港口、环卫、物流开展了很多示范应用的工作。互联互通的测试示范也正在加紧开展,这是扎实了各地车联网示范的项目,像雄安新区已经开展了车联网以及智能交通的示范应用。

 

下一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第一,需要形成发展的战略共识,明确顶层的设计,尤其需要依托国家政策的指导,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内形成发展战略,关键技术等层面上的一些公示,以此为基础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所需的技术平台的顶层设计、系统架构研究和商业模型的设计。从而推动整个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刚才提到中国方案体现的特点在哪儿呢?

 

1,符合中国基础设施标准。

 

2,符合中国联网运营的标准。

 

3,符合中国新体系架构的汽车的产业标准。

 

来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自主技术的创新体系,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从各个层面,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还是企业,都需要重视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加强关键零部件的基础研发,避免核心技术的短缺,这里面依托跨行业的资源,加速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国家的创新中心,把握机遇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网联化的系统,来掌握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和价值链,并且需要重新梳理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一个核心的技术体系。

 

构建适应中国方案的ICV产业链,汽车产业重构新时代需要坚持业内联盟,业外互补,从而实现合作共赢。需要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转移,加快产业链布局,加快培育自主品牌市场体系。

 

还需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和示范应用,这次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应用的关键。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标准体系的建设,为这个测试评价由封闭区域向开放道路过度提供依据。我们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全面布局。目前北京冬奥以此为契机,科技部支持了重大的专项,在冬奥会上将进行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应用。加强监管、保障运营、信息安全,尤其是我们的安全问题,这个安全涉及到方方面面,系统的功能安全、信息安全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

 

需要优先解决智能汽车运行安全,用户数据安全、跨界数据安全以及车联网应用安全等诸多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为未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我们需要融合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协同发展,将智能汽车移动出行与社会的生活服务要素紧密融合,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生态,为智能时代的蓄积数据的战略资源。

 

以上内容据峰会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嘉宾本人审阅。

 

活动报名

关于举办“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热点问题”研讨会的通知
活动地点:
北京裕龙国际酒店
活动时间:
2023-10-27 09:00 ~ 2023-10-27 17:30
报名时间:
2023-09-05 00:00 ~ 2023-10-27 07:3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于2023年10月27日“汽车行业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热点问题”研讨会。本次会议我们邀请到领域相关专家,结合欧盟等国家全球法规及实践经验,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应对机遇及挑战。

专家发言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