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简介
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在原“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优化重组而成。原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我国汽车领域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11月,国家科技部批准了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组建方案。2023年3月,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会批准了实验室更名为“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清华大学的校级实体科研机构。实验室成立后,研究方向由30余年来坚持的4个经典方向聚焦到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瓶颈问题“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电动化、高安全高可靠智能网联驾驶”开展科研攻关,为巩固和保持我国在智能车辆与绿色交通领域的优势地位,实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人才队伍建设
截止2024年底,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103人。其中:研究人员86人,技术人员13人,管理人员4人。研究人员中,拥有国家级人才46人次,包括两院院士4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何梁何利奖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长江学者&长江讲席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计划1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8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获得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4人、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青年)1人、教育部青年科学奖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等。
三、科研及最新成果
2024年实验室承担在研项目46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方面:牵头在研项目9项,其中2024年新立项1项;牵头在研课题24项、子课题4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参与在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在研项目共72项,其中2024年新获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专项基金、联合资助基金各1项,新增面上项目5项,新增青年科学基金11项。省部级重大项目方面:在研项目共18项,委托单位包括工信部、科技部、北京市、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方面,现行运行机构9个,2024年新签署2个联合研究机构。
2024年共发表SCI论文545篇(第一完成单位219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专利385项、授权236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5项,发布行业标准2项,科技成果转化11项,同比增长104%。
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电动化方向:高安全半固态动力电池、全固态电池硅碳负极技术、智能电池与智慧能源、高效率长寿命燃料电池、低成本高电密长寿命制氢隔膜及电极、氨氢内燃机燃烧、高功重比嵌入式冷却涡电动力系统、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涡电动力等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发表在Nature Energy、Joule等领域内顶级期刊,欧阳明高院士获得2024年度全球能源奖(全球仅3位),3位教师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高安全高可靠智能网联驾驶方向:智能汽车环境感知、全栈式端到端自动驾驶、多车多域协同/多控制器协同/多目标协同的三级安全控制、车路云一体化复杂系统、新一代模块化智能网联交通载具、电动汽车智能底盘关键技术、智能底盘安全防护技术、基于国产芯片的电控制动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全地形智能底盘与矢量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IEEE TIE、IEEE TPAMI、IEEE TNNLS 等领域内顶级期刊,并多次入选期刊封面论文和期刊年度最佳论文。
王建强教授团队“基于人-车-路耦合风险认知的智能汽车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获2024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发明特等奖。
实验室积极建设国际期刊,主办/主编的3份国际学术期刊在2024年均取得可喜成绩!
《eTransportation》最新影响因子达15.0,再创新高,蝉联国际交通科学技术领域 SCIE 第1名,跻身能源科学SCI期刊Top10;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被ESCI收录;
《Communications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被 SCIE、SSCI 收录。
四、开放与合作交流
2024年实验室继续以高水平学术会议为支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主题涵盖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汽车芯片、碳中和等前沿领域,充分展现了实验室的学术引领力与社会影响力。
1.大型学术会议。全年共主办6场、承办3场学术会议,线上参会规模大,学术成果广泛传播。主题紧扣学科前沿,强化产学研协同,驱动技术转化。例如:以“ 自动驾驶协同之路——2024交通与运载工程学科发展论坛 ”、“智能新能源汽车底盘联盟启动会暨学术交流会议 ”等会议为依托,深入探讨车路协同、芯片设计、智能底盘等关键技术,推动行业从“跟跑 ”向“领跑 ”跃升。
2.特邀报告。全年在16个国家及地区的26场国际顶级会议中发表特邀报告,涉及自动驾驶、氢能、锂电池安全、智能交通、碳中和等前沿领域,主动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向国际,提升公众科技认知,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3.人员互访。全年推动出访106人次,接待海外专家来访40余人次,通过 “走出去 ”与“请进来 ”双向互动,显著提升国际合作能级。
五、联系我们
电子邮箱: ase@tsinghua.edu.cn
办公地址: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
联系电话:010-62788708
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车辆国重
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前沿技术研究, 实现重大原始创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凝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创新交叉合作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面向国家对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借学校在昌平南口国重基地集群化建设的东风,实验室将进一步深化实体化建设,聚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贯通链条,为实现汽车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