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系列解读——沙盒监管新规落地。
一、发布背景
2022年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在我国汽车安全领域试行沙盒监管制度。
2022年12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申报的通知》,正式启动试点申报工作。
2023年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发布《关于确定首批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首批9个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技术名单。
2025年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深化产品沙盒监管。
二、《通知》要求
1、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等生产准入后,企业及时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搭载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深度测试方案、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及前期测试报告等材料。
2、市场监管总局深化汽车安全沙盒监管,组织召回技术机构督促、指导企业开展深度测试、查找安全问题、完善技术标准、加强技术研判,不断提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性能。
三、提交内容
1、深度测试方案:包括测试周期、测试项目、关键监测指标、消费者安全保障计划、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措施、测试实施监督等。
2、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包括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有效性评估等。
3、前期测试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性测试报告。
四、提交时间
在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量产销售初期
五、提交方式
电子邮箱:SANDBOX@SAMRDPRC.ORG.CN
六、深度测试
1、企业:具备必要的深度测试和应急处置资源。深度测试要聚焦于事故场景和缺陷场景等的识别与应对,以及高危场景下的预期功能安全和功能安全问题。加强研究和评估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未知风险,鼓励联合构建可应用于深度测试的危险场景库。危险场景库包括事故场景、失效场景、缺陷场景、特定复杂场景等。
2、市场监管总局:在企业前期有效测试基础上,重点指导企业针对汽车运行过程中未识别的危害及触发条件、环境演变或交通规则变化、动态场景突变等进行测试,对潜在功能不足或市场上相关功能与网络安全事件等进行复现测试。组织召回技术机构评估深度测试方案,跟踪测试情况,及时指导帮助企业查找质量安全问题。
七、沙盒监管试点成效
1、领航驾驶辅助(NOA)功能
企业名称: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介绍:
吉利高速NOA是高速高架上点到点的驾驶辅助功能,聚焦解决用户长途出行痛点,缓解驾驶疲劳,提升出行效率,让用户享受轻松愉快的出行体验。
实施成效:
累计开展92项严苛测试,针对车道宽度变化导致NOA系统异常退出以及固件中存在未加密存储的敏感信息进行了优化改进,其中针对吉利星越L、领克09等5个车型总计3.6万在用车辆进行了OTA升级;同时在上述5个车型新生产环节已采用优化后的软件版本。
针对非标目标物识别存在局限性的问题,通过加强用户告知与用户培训的方式降低使用风险;同时针对吉利、领克、银河3个品牌配备NOA功能的新车型,均要求配备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减少驾驶员误使用。
2、商用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无线通信技术
企业名称: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介绍:
商用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无线通信技术(无线BMS)提高了电池设计匹配灵活性、可制造性以及装配效率,提高电池系统可靠性,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实施成效:
累计进行106项测试,针对发现问题,优化了板载天线技术方案,改进了天线匹配电路及滤波电路,同时提升了动态路由及路径规划算法和分时跳频传输技术,并重新设计电池包壳体、上箱体结构,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了无线信号传输的强度和数据达包率。
已应用于新能源重卡牵引车ZKH4250P4BEV等车型,支撑宇通集团在商用车行业首家成功应用无线BMS技术。
3、智能扭矩控制技术
企业名称: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介绍:
ITAC(INTELLIGENCE TORQUE ADAPTION CON-TROL)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合理分配轴间驱动扭矩,充分利用整车附着极限,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操纵性,实现整车扭矩分配的最优控制。
实施成效:
累计进行3069项测试。针对发现问题,通过增加工况识别与路面附着估算模块,探明了模型子系统在平衡滑转程度与动力性、平顺性上的最佳参数值,利用精细化算法优化了扭矩波动,整车表现更为平顺。
在汉、宋L、唐、海豹、海狮07、海豹06GT和腾势N7等7个车系量产应用,覆盖上述车系的全部纯电四驱车型,数量超3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