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吴松泉论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您现在的位置:

吴松泉论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作者:
来源:
日期:
一天前
浏览量

当前我国经济正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笔者去年以来围绕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写了多篇文章,现将有关核心观点总结整理如下,供参考。

 

1.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窗口期和机遇期,部分企业、部分领域、部分地区面临突出困难,再加上行业内卷,导致风险逐步累积,转型升级攻坚期、产业技术变革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焕新升级承压期、从出口到出海切换期的五期叠加,产业生态、行业格局、产业布局正在加速重构。

 

2.汽车产业正进入以汽车属性变革为核心的产业和服务生态重构阶段,包括整车格局、产业链、资本结构、市场格局、使用条件和服务体系、汽车政策法规等重构,重构意味着变革,对传统产业、传统体系、传统布局、传统治理的冲击和影响显而易见。

 

3.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是加速发展以低碳汽车、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推进汽车产业向低碳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

 

4.应重视汽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五大阵痛和风险。①传统汽车产能大量闲置,传统燃油车产业链承压,应重视大量企业经营困难和退出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②汽车销售和维修体系重塑,传统体系面临重大冲击,应重视销售服务体系重构带来的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和社会风险。③现行税制不合理和长期税收优惠导致汽车税收收入下降,应重视由此导致的不利于汽车产品结构优化和市场平稳发展的风险。④内卷和价格战导致全产业链盈利水平大幅下降,新能源整车行业整体亏损,应重视其对产业创新和健康良性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⑤汽车产业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部分地方产业转型滞后,应重视引导地方汽车产业平稳转型和稳定地方经济大盘。

 

5.行业优胜劣汰、整合加速,将加快产生竞争力强大、产销规模步入全球前列的世界级企业,但这个过程中也蕴含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风险。①消费者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在用车售后服务保障问题。②经营陷入困境或退出的企业,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债权人和投资者、就业等,需要依法依规解决;也有不少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在地方支持下依然维持生产,影响落后企业出清的速度。③外资企业产销逐年下滑,甚至不少品牌可能退出中国市场,不利于中外汽车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融合发展,也将加大我国与发达国家汽车产业脱钩断链风险。

 

6.作为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及产业链税收下降,将对相关方面带来不利影响。现行汽车税制对节能减排、鼓励消费、公平竞争等引导不足,不适应油车电车此消彼长的趋势,对汽车税制进行系统性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

 

7.外商投资整车企业是中外汽车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融合发展的首要纽带、中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汽车整车和产业链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8.本轮价格战持续时间长、力度大、范围广,已经传递到了汽车全产业链。价格竞争符合市场规律,但长期、大范围、大力度的无序价格战不是正常竞争行为,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各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严厉打击恶性竞争行为,引导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

 

9.低碳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国际化是汽车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向,低碳汽车、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笔者认为,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以创新和引领为基本特征的高质量发展。

 

10.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注重系统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把握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和节奏,持续健康、平稳有序地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汽车强国建设。

 

11.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辩证法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方法论。这些重要论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总的指导原则,就是要处理好“立与破”、“取与舍”的关系,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原则遵循、方法指引和实践指导。

 

12.以内燃机汽车为代表的传统生产力并不是落后生产力,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否定或放弃传统生产力,而是通过降碳技术、电动化技术、智能网联技术等的突破和应用,让传统生产力焕发生机,不但可以变为新兴产业,还可以开辟新赛道。

 

13.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并列项”,一起放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个总盘子,实现“双轮驱动”,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结合汽车产业实际,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很重要的是处理好先立后破与统筹兼顾、传统赛道与新兴赛道、抢位发展与错位竞争、科技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关键是处理好内燃机汽车萌发新枝与智能电动汽车换道超车的关系。

 

14.汽车产业结构的重构,是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结果,也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转型的任务极为艰巨,蕴含的风险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突出。这需要国家层面从国家发展大局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明确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对汽车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出总体设计和安排。

 

15.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三件事,一是加速发展以低碳汽车、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推进汽车产业向低碳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二是坚持长期主义、本地主义、互利共赢等原则,推进汽车产业国际化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快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防和打击“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导汽车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16.亟需基于汽车产业和消费中长期发展趋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的要求,多维度、多层次深入剖析汽车税制改革需求,加快建立有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符合国家税制改革方向的新的汽车税制。汽车税制改革,笔者认为,应符合财政收入总体稳定,加强税收引导作用的基本原则,并重点考虑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汽车消费、推动节能降碳、促进公平竞争、均衡央地税收、优化征管方式等。

 

(作者吴松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研究汽车产业和政策,现就职于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
 

行业要闻

通知丨走进广汽技术与产品巡展活动
《202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出版
“走进中国汽车-北汽”技术与产品巡展活动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4汽车轻量化论坛在京召开
全场景创富芯选择!东风商用车龙擎3.0高效智慧动力链燃擎上市
广汽集团携手仁芯科技联合发布G-T02芯片,打造智驾自主可控新范式
东风商用车李智:锚定新赛道,以技术引领商用车行业变革
广汽集团携手裕太微联合发布G-T01芯片,引领智能汽车通信技术革新

企业动态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