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链方向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立项公示

您现在的位置: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链方向计量技术规范制定立项公示

作者:
来源:
日期:
2025/03/05 11:50
浏览量

2025年3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对154项申请立项的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进行公示,其中,新能源汽车重点产业链方向涉及的立项公示计量技术规范如下:
 

 

1、四氟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对本行业重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四氟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仪器仪表产业行业重要仪器仪表设备,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的蓄电池间,集成电路产业广泛应用该仪器,依据校准规范,面向行业开展仪器校准,解决四氟化碳气体量值溯源的问题,支撑保障石油和化学行业安全和高质量提升,规范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四氟化碳气体检测报警器缺乏相应的计量校准技术规范的问题,确保复现四氟化碳气体量值准确可靠。

 

2、快速平衡闭杯法闪点测定仪校准规范对本行业重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闪点测定在三电系统材料测试中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涉及多种化学材料,如冷却液、绝缘油等。闪点测定可评估其在极端工况下的火灾风险,确保充放电安全与车辆可靠性。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过程中,闪点测定结果可用于优化电池包的结构和散热系统,以降低电解液泄漏或过热引发火灾的风险。闪点测定还可以为电池管理系统(BMS)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帮助实时监控电池温度和状态,防止电池过热。

 

3、安息角测定仪校准规范对本行业重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而锂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液等往往以粉体或颗粒形态存在,这些材料的物理特性(包括安息角)对锂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在锂电池电极材料的研发过程中,安息角测定仪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材料的流动性、堆积密度等特性。通过测量安息角,研究人员可以了解材料的堆积稳定性和流动性,从而优化电极材料的配方和工艺,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电解液是锂电池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流动性、浸润性等特性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安息角测定仪可以用于评估电解液的流动性,帮助研究人员优化电解液的配方和添加量,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安全性。

 

4、液体流量计在线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本校准规范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液体流量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用于汽车板核心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工艺现场设备用冷却水、乳液等计量监测以及工艺过程控制,以保障工艺控制的可靠及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该规范可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用铝材生产过程中不方便拆卸校准的液体流量计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在线校准。

 

5、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本校准规范服务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铝锭熔炼过程是汽车板材料加工的前端,有二氧化碳排放聚集的安全风险,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可用于实时监测新能源汽车用铝材在金属冶炼等生产过程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并在超过设定阅值时发出报警和控制信号,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铝材断面尺寸测量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本校准规范可服务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新能源汽车中,铝材广泛应用于电池壳体、车身结构和热管理系统。铝材断面尺寸(如壁厚、角度、截面形状)直接影响这些结构的强度、轻量化效果及疲劳寿命。比如在电池托盘和轻量化车身框架中,断面尺寸的精确性直接影响密封性(防电解液泄漏)和碰撞安全性。而在铝制散热器、冷却管路中,壁厚均匀性的准确测量能够确保高温工况下的热膨胀一致性。制定统一的校准规范可消除不同供应商、校准环节的数据差异,降低校准结果误差,避免因尺寸偏差测量不准确导致材料力学、热学等性能不达标。

 

7、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本项目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对有色金属材料的质量技术控制的重要环节,为产品质量检测仪器的校准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内的连接片、极柱等常采用铜及铜合金材料,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可确保这些部件的材料成分和性能符合要求,保障其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使电池内部的电流传输稳定,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整体性能;新能源汽车部分电池外壳会用到铜合金以实现电磁屏蔽等功能,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对铜合金外壳材料的检测,可保证其成分准确、涂层良好,能有效屏蔽外界电磁干扰,提高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铜及铜合金是电机绕组的常用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通过使用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对绕组材料的检测,确保铜材的纯度和合金元素含量合适,使电机绕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降低电机运行时的电阻损耗,提高电机的能效和可靠性;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线路连接点使用的铜及铜合金材料,经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检测可保证连接点的材料质量和表面涂镀层质量,减少接触电阻,降低线路损耗和发热,提高整个电力电子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8、工业在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各系统部件制造涉及多种矿产资源,包括铬、铝、锗、钴、锡、铁、铟、锌、锰、锆、银、金、镍、铜、镓、稀土、石墨、硒、镁、硅、铂、钛和锂等多种,它们是汽车制造及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电池关键材料的基础原材料,其质量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安全性、成本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9、粉末流动性测定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本规范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汽车产品表面均涂覆有一层表面涂层,涂层质量的美观耐用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可使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粉末涂料涂装在汽车车身上可起到较好的装饰作用,同时可提高汽车表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因此粉末流动性测定仪校准规范的指定和实施,可为粉末产品质量提供技术保障,促进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有效实施,从而进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0、有色金属冲杯试验机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有色金属冲杯试验机校准规范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池壳行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服务于该行业领域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供应、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电池壳的生产工艺制造过程等产业链,在有色金属材料的质量检测、工艺优化和工程应用中,确保材料在使用中的可靠性。通过试验提前发现材料性能问题,可以减少因材料不合格而导致的生产浪费和返工成本。

 

11、有色金属压扁试验机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有色金属压扁试验机校准规范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服务于该行业领域原材料、核心零部件供应、新能源汽车等生产工艺制造过程及军用、民用大飞机航空装备的生产制造过程等产业链。在有色金属行业领域材料的质量检测、工艺优化和工程应用中,通过检测试验,保证溯源准确,材料在使用中的可靠性。

 

12、表面刮擦试验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规范的制定将有力支撑光伏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范的实施可保障汽车内饰材料耐磨性能的精准评估,保障智能座舱触控面板、仪表盘等关键部件的表面质量。同时,规范还可以帮助填补电子电器行业抗划伤测试设备的计量空白。通过建立统一的量值溯源体系,有利于提升光伏、新能源汽车以及电子电器等部件的表面处理工艺水平,可有效降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因缺少标准溯源方法而引起的测试偏差导致的研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13、座椅(桌柜)耐久试验机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重点产业链方向:新能源汽车座椅、轨道交通座椅应用和仪器仪表行业(检测设备)。通过制定校准规范,保证耐久试验机的测试准确性,制造商可以及早发现产品设计或材料的问题,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保证产业链健康稳定发展。

 

14、纱线干热收缩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新能源汽车中的轮胎、三角皮带等在轮胎制造中,帘线(如涤纶、尼龙等)的收缩率对轮胎的性能有重要影响,经纱线干热收缩仪可用于测试帘线的收缩率,确保轮胎在温度升高变化时的质量和性能(强度、耐冲击、耐疲劳性能),提升新能源汽车行驶安全性,增加行驶里程,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

 

15、纺织品遮热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该项目还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向。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升民众居住环境舒适度,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研发新型遮热材料的企业和科研机构,遮热性能测定仪的校准规范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依据,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6、织物褶皱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该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向。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运行成本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升民众居住环境舒适度,满足消费者的期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研发新型抗皱材料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织物褶皱仪的校准规范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依据,推动汽车产业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7、肖伯尔耐磨测试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本项目重点产业链方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项目对于统一和规范肖伯尔耐磨测试仪计量特性评价方法,确保检测仪器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从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到车身、内饰等多个领域,每个环节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都极其严格。在新能源汽车中,尤其是在车内空间的设计和内饰材料的应用方面,消费者对于舒适性、环保性和耐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确保车内内饰材料在长期使用中的耐磨性和外观保持性,成为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关注的重要质量标准。肖伯尔耐磨测试仪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内饰材料的性能保障、质量检测和一致性保障、提升新能源汽车品牌价值、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这几个方面。通过实施本项目,能够有效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内饰材料质量管理体系,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同时促进行业内各方的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18、太赫兹无损检测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中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太赫兹无损检测仪可以检测这些材料的内部结构缺陷,如分层、裂纹、孔隙等,确保零部件的强度和可靠性。
1)太赫太赫兹无损检测仪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隔膜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2)太赫兹无损检测仪能够检测隔膜的厚度均匀性、内部缺陷(如裂纹、孔洞、杂质等)。
3)太赫兹无损检测仪检测电池封装过程中是否存在缺陷,如封装不严、内部气泡等,确保电池封装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4)太赫兹无损检测仪还可以用于车体涂层检测,能够穿透多层涂层,测量每一层的厚度,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和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大众汽车采用的Irys系统利用太赫兹技术测量车身涂层的厚度,精度可达1微米。

 

19、激光散斑无损检测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生产线在线检测,适应新能源汽车对安全性和轻量化的严苛要求。该技术用于检测电池包内部的缺陷和裂纹,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提升关键部件的质量,保证整车的动力性能、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应用场景:
1)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检测:包括动力电池电芯焊接缺陷检测和热失控预警等方面应用。电芯焊接缺陷检测:识别极耳焊接的虚焊或裂纹。热失控预警:检测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因膨胀导致的壳体变形。
2)轻量化材料检测:检测碳纤维车身、铝合金底盘的分层、孔隙和胶接缺陷。
3)电机与电控系统:分析永磁电机转子在高转速下的动态变形,预防磁钢脱落风险。

 

20、光学图像自动测量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重点产业链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系统整车几何质量参数、总成与零部件发动机与传动系统检测)、新型显示产业(几何量参数)等。光学图像自动测量仪现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等国家重点产业链。在研发、试验、制造、检验等各环节作用日益凸显,只有建立完整、有效的校准溯源体系和方法,才能保证在各领域、各环节所测量的参数准确,进而确保上述产业链相关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为可靠的检测结果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保障。

 

21、连杆综合测量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在新能源汽车、民用大飞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发动机是主要的动力设备,而连杆作为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其尺寸和形状参数的准确性决定着整机的性能。连杆在汽车悬架系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支撑车身重量并吸收车轮弹跳,确保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不同类型的悬架结构中,连杆的数量和设计各不相同,但都起着关键作用;在机械系统中,连杆在发动机和机械传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连杆出现问题和故障,就会严重影响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连杆综合测量仪用于连杆各参数的检测,是一种精密的专用测量设备。

 

22、无人飞行器转动惯量检测设备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汽车、摩托车等车辆,其转动惯量大小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为实现安全、舒适的操控性能,也需要在产品设计时就要对转动惯量进行认真分析和计算。南京航兵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在民用领域,该公司生产的三线摆测量汽车发动机转动惯量检测设备在汽车行业广泛使用。三线摆作为经典的转动惯量测试方法缺点是体积较大,该设备测量准确度为5%。

 

23、TEM喇叭天线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TEM喇叭天线主要用于有发射源功能的电子电气设备的近距离辐射场抗扰度测试,包括新能源汽车(自动/智能驾驶、车载电子和电气设备近场抗扰度测试)、人工智能(人机交流、通信等功能近场抗扰度测试入、仪器仪表(通信及性能近场抗扰度测试)、新型显示(显示、成像质量抗扰度测试)等重点产业领域。

 

24、功率电感测试仪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重点产业链方向:电动汽车、高铁、储能、新能源等相关产业链。功率电感测试仪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产业链中,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和高铁中使用的大功率电感进行性能测试,在相关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国家及行业没有相应的计量技术规范,不能满足计量需求,因此有必要编制本规范。

 

25、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校准装置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该规范的制定能够完善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溯源链完整性,保证机动车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促进机动车尾气监测行业健康发展,对交通装备中智慧交通产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产业和双碳减排产业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26、串行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校准规范产业链应用
串行总线故障注入设备广泛应用在民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链,是确保飞机、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工具之一。用于测试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各个子系统通过总线故障注入设备注入各种故障进行测试,确保车船异常情况下安全地运行或进入故障安全模式。

 

 
根据计量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2025年申请立项的《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气相色谱仪校准规范》等154项行业计量技术规范计划项目(附件1)和项目建议书(附件2)予以公示,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2日。如对上述申请立项的行业计量技术规范项目有不同意见,请在公示期间填写《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立项反馈意见表》(附件3)并反馈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电子邮件发送至huangxy@cesi.cn(邮件主题注明:计量技术规范立项公示反馈)。

 

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邮编:100804
联系方式:
黄雪吟 010-64102953
蔡润博 010-68205243

 

公示时间:2025年3月3日—2025年4月2日

 

附件:
1.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申报项目汇总表
2. 各行业申报立项建议书
3. 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立项反馈意见表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2025年3月3日


 

国家政策

公告:第72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工信部:3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4%
工信部:《车路协同 路侧激光雷达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公示
工信部: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智能网联关键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标准研制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2024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的公示
涉新能源汽车标准项目 工信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四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城市9个、项目30个
交通部:《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能力技术要求》行标7月1日起实施

地方政策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