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周(10月21日—10月27日)要闻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

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周(10月21日—10月27日)要闻回顾

作者:
来源:
日期:
2024/10/28
浏览量

上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布了哪些重要政策?发生了哪些大事要闻?“新能源汽车领域上周要闻回顾”栏目帮您快速浏览。

 

 

行业重要政策

 

【地方】10月2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加快推动光芯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30年)》,《方案》明确:1)聚焦特色优势领域打造产业集群。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发挥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基础优势,结合本地区当前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新一代网络通信、智能网联汽车、数据中心等产业科技的需要,加快培育光通信芯片、光传感芯片等产业集群,打造涵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光芯片全产业链,积极培育光计算芯片等未来产业。2)加强光芯片产品示范应用。大力支持光芯片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的场景示范和产品应用。培育更多应用场景,加大光芯片产品在信息传输、探测、传感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相关领域半导体产品升级换代。

 

【地方】10月21日,赤峰市人民政府发布《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1)落实交通、农牧领域设备更新补贴政策:加强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等补贴政策标准的宣传贯彻,制定相关设备更新补贴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明确补贴对象、范围、标准、申报条件、监督管理等方面要求,提高办事效率,将补贴资金尽快发放到企业和消费者。2)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落实:制定出台赤峰市汽车报废更新、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装厨卫等产品改造换新等领域补贴实施方案,明确各领域资金补贴对象、范围、标准等方面要求,提高补贴发放效率,进一步推动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同时确保以旧换新新老政策的有序衔接、平稳过渡。

 

【地方】10月2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临港新片区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建设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奖励标准。1)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多拉快跑”。行驶里程超过1.25万公里的中型货车、机场用车、港口用车,经认定后奖励1万元/辆;行驶里程超过2万公里的邮政物流环卫渣土车、中运量公交、8-12米城市公交、10 米以上通勤客车,经认定后奖励1.5万元/辆;行驶里程超过2.5万公里的重型货车等,经认定后奖励2万元/辆。2)建设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运营平台。对经认定的燃料电池汽车运营平台,按照本年度运营费用给予最高不超过10%、最多不超过500 万元奖励。

 

【国家】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更好满足公众基本出行需求,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条例》明确:国家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能源、新装备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国家】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多措并举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车购税和车船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启动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积极扩大汽车消费。2)优化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政策。推动出台《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试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自我检验,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探索开展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引导企业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3)支持技术创新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持续推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稳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4)更好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积极应对反补贴调查、高额关税等贸易壁垒,在投资、管理等方面为汽车企业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加强自动驾驶、碳核算等标准联通和规则对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家】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申报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工作。在申报的重点行业——高端设备中,《通知》明确包括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申报单位可结合自身实际编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书》,明确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揭榜任务,于2024年11月13日前完成线上申报。

 

【地方】10月24日,抚顺市人民政府发布《抚顺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方案》明确:1)推进交通运输设备更新。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专项资金,推动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支持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支持充电站(桩)建设及更新改造。2)推进汽车以旧换新。继续落实国家新一轮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对个人消费者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

 

 

行业大事要闻

 

10月21日,奇瑞汽车与韩国汽车制造商KG Mobility(原双龙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共同开发未来出行技术;KGM计划开发适应市场变化的中型和大型SUV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该合作旨在通过共享资源和专业知识,加速新车型的研发进程,丰富产品线,并适应汽车行业的快速变化。

 

10月21日,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雅江县惠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锂产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中创新航将提前锁定盛新锂能的锂盐供应量,盛新锂能将根据中创新航的要求进行供货;惠绒矿业将为盛新锂能提供锂精矿原料保障,支持盛新锂能与中创新航的合作。该协议有效期截至2026年12月31日。

 

10月21日,索尼集团和本田将在其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汽车(EV)中引入人工智能(AI)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提升自动驾驶性能。这是日本车首次公开此类技术的引入计划。合资公司索尼本田移动出行(Sony Honda Mobility)计划于2026年在日本和美国推出搭载该功能的高档EV“Afeela”。

 

10月21日,由长安汽车、联通、华为联手打造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正式挂牌,同时阿维塔07成为该工厂首款下线车型。数智工厂以“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为目标打造数字底座,广泛应用5G、AI、数字孪生等40余项先进技术。其拥有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可将163个零件集成为2个,生产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2分钟,并建成了全球首条高柔性、高节拍的CTV电池组装生产线;自主研发了云化的安宸云检系统,实现了软件自动封测;配置了1200多台智能化设备以及 AI 视觉检测系统、无火花铆接、长安金钟罩电池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10月21日,合肥智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汽车电子芯片研发商)正式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合肥产投领投,合肥高投、合肥建投共同出资,将主要用于优化产品线布局,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以满足公司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智芯半导体专注于研发高安全、高可靠的车规级芯片,包括汽车处理器芯片、模拟芯片以及复杂的数模混合集成芯片,相关产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车身控制、动力和底盘控制、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电机控制、域控制器等模块。

 

10月21日,炯熠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国内线控制动EMB头部企业)完成近亿元Pre-A轮人民币融资。本轮投资由万安科技、元禾控股共同领投,众多产业投资方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EMB产品的持续迭代和供应链端能力的加强,为实现EMB在国内量产落地做好准备。EMB作为线控制动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拥有制动响应快、能量回收效率高、低拖滞等诸多优点,正逐渐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新宠。 

 

10月21日,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模拟芯片和嵌入式处理器的供应商)推出小尺寸、低功耗、车规级看门狗定时器专用芯片TPV710Q,在汽车座舱、T-Box、BMS、ESS、工业控制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0月21日,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上海正式发布面向新消费群体的智能座舱XiM25,搭载数十项创新技术,旨在塑造未来移动空间。

 

10月22日,滴滴自动驾驶完成C轮2.98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广汽集团领投,滴滴参与。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加速推动首款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量产车落地;将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产品应用。

 

10月22日,日本TDK公司开发出用于为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该电容器用于控制电流,能够承受高达1250伏特的高压,是传统产品的约1.2倍。TDK认为这有助于缩短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并计划12月在日本本庄工厂西侧场地开始量产。为实现无线充电,预计每辆车将配备数百个MLCC。

 

10月22日,由亦庄控股旗下智能院集团实施升级改造的智能网联公交站台亮相亦庄街头。为进一步构建交通新型基础网络、推动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经开区城市运行局联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智能院集团打造大、中、小3组共6个智能网联公交站台,分别位于宏达中路南站(该公交站台为旗舰款站台,占地面积最大,功能模块最为完备)、宏达南路北口站、经惠东路站3个点位。智能网联公交站台建设满足城市开放道路智慧交通、车路协同顶层设计及技术标准体系要求,通过设置电子站牌、视频监控、信息发布、自动驾驶交互、EUHT网络接入、智能用电监控等一级模块,让站台集乘车信息、便民服务、城市形象宣传、绿色节能等功能于一体。

 

10月22日 夏威夷时间,高通在2024骁龙峰会上推出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组合中的最新产品——骁龙至尊版汽车平台,共包括两款产品: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和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台,分别面向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场景应用。骁龙至尊版平台采用了专为汽车定制的高通Oryon CPU,与前代顶级平台相比性能提升了3倍,以及统一的架构,同时支持端到端模型,这意味着整车厂将可以通过一颗SoC实现舱驾融合。目前高通正与包括理想、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车企开展技术合作,以将骁龙至尊版平台部署到相关品牌未来的量产车型中。该全新至尊版汽车平台预计将于2025年出样。

 

10月22日,青岛首座具有商业运营资质的加氢站——海河路加氢站,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炼化公司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开业运营。海河路加氢站是我国首座由石化生产企业在商业用地上建设并独立运营的有资质向社会车辆加氢的商业加氢站。该加氢站可为青岛百余辆氢能公交车提供有效氢能保障,同时缓解进出青岛的氢能示范专线车辆加氢难题。

 

10月22日,武汉海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在浙江台州临海市签约落地,成为台州市首批氢能项目。同日,浙江氢合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甲醇合成验证中心项目也在临海签约落地。

 

10月23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银河创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签署醇氢电动首支产业母基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作为主要出资人将合作成立醇氢电动首支产业母基金,该基金主要围绕甲醇制备、甲醇加注、醇氢电动车辆推广及醇氢生态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投资,母子基金总规模20亿元人民币。该合作标志着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的特色技术路线——醇氢电动路线,以及其以车辆推广为核心,围绕资本与产品市场双轮驱动,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1.2.3.3”生态战略在资本市场获得更为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其在醇氢生态上下游的战略布局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强力加持。

 

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完成约1万公里道路智能化改造,安装路侧单元8700多套。我国已建成了涵盖基础芯片、传感器、计算平台、底盘控制、网联云控在内的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体系。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400家,5家激光雷达企业销量进入全球前十。

 

10月23日,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端到端+VLM”随OTA 6.4开启全量推送,覆盖MEGA/L9/L8/L7/L6的AD Max平台车型。此次升级将新增环岛通行、U型掉头、路边起步、VLM交通规则理解、VLM路况环境理解等功能,还将增强拥堵路况博弈加塞能力,能更早决策、绕行;复杂路口精准选道。同时,车机交互系统全新升级,可视化更加清晰,还新增智驾统计页面。

 

10月23日,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总占地面积340亩,总建筑面积超50万平方米,将分批建设研发中心、实验检测中心、综合办公大楼、生产制造基地等,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电控、电机、动力总成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1500万套,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约300亿元。

 

10月23日,OPPO与比亚迪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手机与汽车的互融合作。合作方向包括AI融合座舱、健康座舱、数字车钥匙、车管家、融合桌面、多媒体服务共享和算力共享等创新技术。双方的首个落地产品“手车互联”将通过OTA在腾势Z9GT和 OPPO Find X8系列上搭载落地。

 

10月23日,武汉蔚来能源有限公司与武汉首义科技创新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首义科创投正式加入蔚来加电合伙人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与蔚来能源在湖北共建100座充换电一体站,进一步加密湖北充换电网络;双方将以中碳登大厦光储充换放的综合能源示范站为开端,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运营、双方品牌合作及营销推广、技术服务与创新合作等方面展开系列共建,推动湖北“加电县县通”提速,携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10月23日,徐工工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内蒙古正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200台徐工新能源牵引车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在新能源市场拓展、技术研发、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多领域共赢发展。

 

10月23日,在澳大利亚国际能源展上,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long π314Ah超长循环寿命储能电芯、“浸默”电池安全系统等储能产品及全场景解决方案亮相,并在现场收获1.6GWh海外订单。其中,楚能新能源与美国储能创新企业YN Energy签署1.1GWh储能系统采购协议,根据协议,楚能将整合YN Energy的EMS产品,YN Energy将使用楚能直流舱方案,为国际市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国际市场业务。同日,楚能新能源与澳洲企业Star Energy Technologies签署采购协议,承诺将向Star Energy Technologies在澳大利亚、美国和菲律宾的市场提供500MWh的储能产品,助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发展。

 

10月23日,蘑菇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贝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车路云一体化及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项目、生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拓展市场,推动车路云一体化、AI算力、多场景自动驾驶应用等相关业务落地。

 

10月23日 卢森堡大公国当地时间,北京小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驾驶领域公司)与Emile Weber(卢森堡当地领先的综合出行服务提供商)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合作推动自动驾驶车辆及技术在卢森堡的研发和部署,自动驾驶将在卢森堡未来交通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

 

10月23日,上海氢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日本一家主要的电力供应商和数据中心开发商Kitahama GRF Co. Ltd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拓日本氢能市场。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联手打造日本氢能应用的供应链体系。依托氢枫氢能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供应能力以及KGC优质的本地商业资源,双方计划分阶段展开合作,共同推进日本氢能业务的发展。

 

10月23日,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能源检验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电池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效能。同日,由双方携手共建的新能源电池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

 

10月24日,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合作,就埃安多款车型达成全新定点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速腾聚创将成为广汽埃安未来新能源汽车项目、平台及车型的优先合作伙伴,为其提供行业领先的激光雷达产品及解决方案,共同提升智能驾驶安全性。

 

10月24日,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以约5.7亿元人民币投资中国本地公司智驾科技MAXIEYE(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后安波福所有权占比约为18%,为智驾科技公司最大投资人股东。安波福将通过此次战略投资,携手智驾科技共同开发基于视觉感知、与风河软件产品相集成的计算平台,打造兼具软件和硬件的系统化高性价比智驾方案。智驾科技作为一家中国本地的智能驾驶和智慧出行领域核心技术服务商,拥有自研的BEV平台架构和数据智能体系,提供全工况、多场景、跨平台的ADAS辅助驾驶和ADS自动驾驶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

 

10月24日,博世集团与江铃集团在南昌签署合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6300万欧元),其中博世持股60%,江铃持股40%,将主要负责轻型商用车电驱桥系统的开发、应用、生产、销售和服务。

 

10月24日,特嗨氢能检测(保定)有限公司与沈阳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基于各自领域的能力及优势,共同开展储氢系统相关试验安全的研究与培训,推动储氢系统相关行业发展。为我国氢能领域的不断突破提供强大动力,为早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该合作将有效促进双方企业深度融合,加速氢能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商业化进程。

 

10月24日,吉林公主岭经济开发区与湖南中嶒能源有限公司就“年产5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生产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项目总投资25.25亿元,整体租用吉林公主岭经开区轻量化产业园,建设5条1GWh钛锂高能动力电池生产线,标志着公主岭市盘活存量招商引资、引进“六新产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4日,浙江通益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MW氢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装备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Elcogen(全球最先进的燃料电池制造商之一)与台州市通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是台州首个国外招商氢能项目。

 

10月24日,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地平线机器人-W,股票代码:9660.HK)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达54.07亿港元,成为港股今年最大的科技IPO。上市首日,地平线机器人-W开盘价报5.12港元,大涨28.32%。地平线以行业领先的软硬结合全栈智驾科技实力,率先完成大规模量产商业闭环,成长为最具商业价值和增长潜力的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是市场领先的乘用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和高阶自动驾驶(AD)解决方案供应商,截至目前,其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获得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290款车型,其中,中国十大OEM均已选择地平线的智驾解决方案。

 

10月24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该电池采用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km+兼具4C超充功能的增·混电池,充电一次,可通行一周。宁德时代表示,全生命周期可反向送电达到3.3万度,收益超2万元,称之为骁遥理财。

 

10月24日,北京逸安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50:50股比成立的合资公司)正式发布高端超充品牌逸安启,同时,首批逸安启超充站开启运营。首批上线的逸安启超充站拥有600kW额定功率、800A电流,配备轻量化提枪,可进行智能功率分配。未来,逸安启超充将有效承接800V高压电气系统车型的超充场景。

 

10月24日,国内首条全固态锂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该产线由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公司投资建设,标志着其研发生产的纯锂50安时数全固态电池迈向量产新阶段。该全固态锂电池可应用于储能、两轮车电池等领域,纯锂新能源的量产产线目标产能为200兆瓦时,相当于能同时给20万辆两轮车充电,待满产后每天可生产上千支固态锂电池。

 

10月24日,宝马集团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清华-宝马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出行创新联合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V2X车联网技术、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

 

10月24日美国加州时间,Faraday Future Intelligent Electric Inc.与Sheikh Abdulla Al Qassimi的Master投资集团达成共同投资协议。该合作旨在开发FF未来位于阿联酋备受关注的拉斯海马总部,标志着FF自去年11月启动中东战略以来,正式进入了运营阶段,为其在阿联酋的运营和销售活动奠定了基础。Master投资集团计划于2024年年底开始在拉斯海马的建设工作,FF预计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入驻。

 

10月25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避障的方法、智能设备以及系统”专利公布。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能够避免自动驾驶车辆在避障过程中出现避障不足或者发生非预期转向等问题,使自动驾驶车辆的避障策略更具备类人性。 

 

10月25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江苏移动信息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申请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共享方法和装置”专利获授权。该专利可通过不同等级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助低等级自动驾驶车辆更好地进行自动驾驶,提升整个共享系统的自动驾驶能力,降低自动驾驶成本,提高自动驾驶的效率。

 

10月25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200000套短刀电池包在盐城基地成功下线,标志着蜂巢能源短刀电池出货量持续高涨。

 

10月27日,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的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首台PACK包及首批162Ah电芯成功下线。在储能电芯交付上,该基地成功下线的PACK包内置蜂巢能源独有的L500 350Ah/325Ah飞叠热复合短刀储能电芯;在动力电芯方面,该基地交付L600 162Ah第二代短刀电芯,该基地仅用两个月时间实现了三款电芯的量产,正式进入全面运营阶段,具备了保交付和保生产的能力。

 

 

来源:基于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行业要闻

2025“装备强国”系列活动之“走进广汽技术与产品交流”圆满举办
《202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出版
“走进中国汽车-北汽”技术与产品巡展活动暨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前瞻技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首飞
东风新能源商用车批量交付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问界汽车携手宁德时代,共建“厂中厂”模式加速扩产
长检中心发布行业首个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平台测试系统!

企业动态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