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明确:
1)到2025年,形成良好的氢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成效。探索形成以工业副产制氢为主,可再生能源制氢、氨制氢和化石能源制氢等互为补充的制氢方式,氢能储运安全高效,力争高纯度氢气年供应能力达到2000 吨,建成加氢站10 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500辆。氢气终端售价持续降低,应用场景向公共交通、物流等领域拓宽,制氢加氢一体化、氢能汽车等示范应用取得成效,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2)展望2030年,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氢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成效明显。制氢方式更加多元,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更加广泛,基本满足全区高纯度氢气供应需求,形成气态、液态、固态、管道等多种储运方式,力争建成加氢站50 座以上,各环节成本持续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多场景规模化应用,在南方地区形成带动示范效应,氢能船舶、工业领域掺氢等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成功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形成系列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品,氢能产业链竞争力明显提升。
3)展望2035年,基本形成现代氢能产业体系,构建交通、储能、工业多元氢能应用生态,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示范区。
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各有关单位: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3—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8月10日
以下是节选部分:
四、重点任务
(一)构建氢源供给体系
着力提升工业副产制氢供应能力。产业起步阶段,支持工业副产制氢为主、少量天然气制氢等多元化制氢方式,逐步向可再生能源制氢方式过渡。提升化工行业副产制氢能力,在钦州、梧州、柳州、百色等地区积极开展氯碱、丙烷脱氢等副产制氢改造升级,为氢能推广提供稳定氢源。提升沿海石化产业副产制氢能力,重点在钦州、北海等石化产业园,鼓励开展煤化工、石油炼化等副产制氢改造升级。鼓励广西钢铁集团等钢铁冶炼企业,探索开展焦炉煤气副产制氢提纯。推广变压吸附、膜分离、低温分离、化学吸附等提纯技术。工业副产制氢产能基本满足起步阶段全区低成本用氢需求,纯度在99.99%以上。
积极发展陆上风光富余电力制氢。积极发展“风光储氢”模式,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百色等风电、光伏资源丰富地区,加快开展风光富余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持续提高绿氢生产规模。发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模化制氢潜力,加快建设龙源六景、国能藤县、玉柴平南等一批“风光储氢”、“源网荷储氢”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示范项目。优先推广技术成熟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适时开展固体氧化物电解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验证示范。开展动态响应、快速启停、调度控制等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
岸制氢模式,鼓励利用北部湾海上油气平台储氢、输气管道掺氢、船舶运氢等方式储运氢。推动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开发与海洋牧场、观光旅游、海洋综合试验场等相结合,推进海域立体空间充分利用。
积极发展陆上风光富余电力制氢。积极发展“风光储氢”模式,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百色等风电、光伏资源丰富地区,加快开展风光富余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持续提高绿氢生产规模。发挥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模化制氢潜力,加快建设龙源六景、国能藤县、玉柴平南等一批“风光储氢”、“源网荷储氢”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示范项目。优先推广技术成熟的碱性电解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适时开展固体氧化物电解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验证示范。开展动态响应、快速启停、调度控制等电解水制氢关键技术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
鼓励综合制氢。利用氨便于储存和运输的优势,支持制氢加氢一体化站开展氨分解制氢,因地制宜在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发展“绿电制氢+绿氢合成氨+氨分解制氢”一体化模式。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与传统工业副产氢资源耦合制氢模式,以钦州、北海等多种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地区为重点,以梧州、柳州、百色等工业副产氢资源聚集的内陆地区为补充,鼓励石化、化工等工业园区探索开展综合制氢示范,充分利用园区内自有空地及屋顶,因地制宜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分散式风电项目,发展“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工业副产制氢”一体化模式,提高绿氢供应稳定性,平衡制氢总成本。
探索制氢新模式新技术。在南宁、桂林、柳州等人口聚集区,探索生活有机垃圾、污泥和秸秤、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通过生物质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生物质制氢技术应用,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沼气)+制氢”模式。探索将淘汰的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城市垃圾气化制氢项目。探索建设乡村生物质燃料耦合制备氢气项目,打造综合供能的低碳乡村样本。开展防城港红沙核电、白龙核电核能综合利用。探索太阳能光解水、热分解水等新型制氢技术。
(二)构建氢能储运体系
近期重点采用高压气态氢气储运方式,稳妥推进长输管道运氢、掺氢模式,探索液氢、有机氢载体、固态等储运技术应用,远期形成多元化氢储运格局。加强供需对接,优化氢气储运路径,构建规模化、专用化、网格化、低成本的氢储运体系。
持续降低高压气态氢储运成本。按“就近制取、就近使用”的经济性运输原则,高压气态氢运输半径原则上不超过100公里。推进储氢运氢成本持续下降,提升市场竞争力。适时开展30兆帕等更高压力的长管拖车运输技术应用示范,优化大容量高压气态、“点对点”氢气供应布局,提高氢能输送效率,降低储运成本。
稳步加快开展氢气运输管道试点示范。鼓励在工业副产制氢项目园区配套建设短距离氢气直输管道,就近供给园区加氢站消纳,鼓励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石化产业园管道项目、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石化产业园管道项目。在满足掺氢管道各类标准、规范基础上,探索天然气管网安全掺氢试验示范。参照天然气及石油管道布局,适时研究长距离纯氢管道规划,适时推进区域性氢气输运管网的建设和运营。
有序开展多元化储运技术应用。发挥液态储运氢大规模、低成本和安全优势,积极推动低温液态氢储运技术产业化应用。探索液氢长距离运输、液氢驳船运输方式,适时开展液氢驳船示范线路。持续探索固态储氢、有机氢载体、氨储运、甲醇储运等储运氢技术应用。
(三)建设加氢基础设施
按照“功能集成化、资源集约化、运行商业化”原则,推动形成规模适度超前、设施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加氢服务网络。坚持安全为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持续加强加氢站建设布局。
推进重要交通节点加氢站建设。优先在产业园区、港口码头新建一批商用标准化加氢站,实现工业副产制氢就地利用。鼓励加油站因地制宜改造为“油气氢电”综合供能站,重点发展35兆帕加氢站,探索大容量加氢站。鼓励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供能服务站预留加氢功能,优先推进兰海、广昆、泉南高速等交通要道的“油气氢电”综合供能站建设。鼓励西江干线航道及平陆运河沿线水上服务区、航运枢纽,以及北海港、钦州港、防城港等海港因地制宜布局船用加氢站。根据氢源和需求建设加氢母站,提高氢气储运效率。
加快城市加氢站建设。遵循“从中心向边缘,从优先发展区域向一般区域有序拓展”的原则,鼓励以油改氢、油氢合建的方式,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钦州、防城港、百色等人口规模较大和产业基础较好地区布局加氢站,逐步推广到全区。
鼓励多种加氢站建设方式。支持依法依规利用现有加油站、加气站的场地设施改(扩)建加氢站。鼓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北投能源、北部湾港集团和电网企业等密切合作,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能模式。鼓励探索站内制氢、储氢和加氢一体化等加氢站建设运营新模式,支持靠近天然气输气管道或气源稳定的供能站开展站内天然气制氢,鼓励利用站内屋顶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开展联网型制氢,探索站内甲醇制氢、氨制氢等其他技术路线,为解决终端氢价过高的卡脖子问题提供有益探索。
(四)拓宽氢能应用场景
1.积极推广氢能交通应用
加快推广氢能物流车应用。重点加大中重型、中远途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应用,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模式。以燃料电池车辆短距离运营为主,开展港口码头物流重卡等氢能重型车辆示范;重点在钢铁、水泥、采矿等运营强度大、行驶线路固定的工业园区,开展氢能重卡短途倒运运输线路示范。针对生鲜冷链、城际物流、城郊物流运输等场景,在专用配送、机场专线、旅游专线、快递、邮政、冷链、土方垃圾等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区间(城际间)运营示范。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政领域车辆氢能替代。在人口规模较大且产业基础较好的南宁、柳州、梧州、钦州、北海、百色等城市,开展氢能公交、环卫车商业化运营示范。以南宁举办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契机,引入一批氢能大巴作为通勤车辆,会后转为市内公交运营。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开展公交车燃料电池汽车替换示范,鼓励新增及更换的环卫车、市政工程车按一定比例采购燃料电池汽车,鼓励总质量超过12吨的洒水车、垃圾转运车率先实现氢能化。
探索氢能工程机械应用。加大吊车、搬运叉车、码头牵引车等非道路车辆氢燃料动力替代,鼓励港口、园区氢能特种车辆推广应用。推动建筑施工转型升级,瞄准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等场景,开展中短途运输渣土车、牵引车和搅拌车等氢能工程车辆应用,减少扬尘、噪声、大气等污染。
探索氢能船舶示范。开展氢能船舶货运示范,以西江—珠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建设为契机,打造氢能船舶应用示范区。在西江航道干线沿线、平陆运河沿线探索氢能水运,助力绿色内河、绿色运河示范创建。探索客船、集装箱船、滚装船、散货船等多种类型船氢能替代,探索开展氨—醇重型动力船舶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验证,以及货运重型船舶应用示范,适时推广到右江、红水河、柳黔江等航运线路。
2、逐步探索工业领域氢能替代
稳步开展绿氢化工。鼓励绿氢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制氢,逐步提高绿氢使用比例,建立一批绿色化工示范工厂。优先采用园区内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富余电力制氢,为园区内化工产品提供绿色氢源。积极创建钦州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绿色化工产业示范区,通过绿氢耦合合成甲醇、合成氨、合成过氧化氢、煤制油、煤制烯经、煤制乙二醇、煤基多联产等项目,减少碳排放,创新绿氢与化工产业耦合模式。
探索开展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支持防城港钢铁基地开展以氢气代替焦炭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研究探索富氢高炉、氢气直接还原等不同氢冶金技术路线。充分发挥防城港钢铁基地就近核电优势,探索核能—制氢—冶金技术应用,解决传统冶金工艺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问题,助力钢铁行业深度脱碳。
探索工业热源氢能替代。鼓励北海、梧州、柳州、百色等地区,把氢能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高品质热源,在玻璃、水泥、陶瓷、建材、铝、铜等行业适时开展氢能应用,探索工业锅炉、工业窑炉掺氢应用。
3.推动氢能储能及发电领域应用
积极推动氢储能与其他能源耦合发展。充分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受地形影响小等特点,结合区内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建设氢储能系统和氢能调峰电站,促进氢储能与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有机融合。鼓励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探索新能源与氢储能、燃机调峰(掺氢)多元互补的新模式。开展北海澜洲岛氢能社区示范,探索掺氢燃气发电、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模式,打通发电、储能、调度各个环节,打造氢电耦合微电网。
探索氢能分布式电源应用。根据既有能源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在社区、园区、矿区、港口等区域内布局氢燃料电池分布式热电联供设施。适时在通信基站工程、数据中心、地铁通信站点、电网变电设施等场所,开展氢燃料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示范,提高设备供电可靠性。
4.创新氢能应用推广商业模式
鼓励由燃料电池企业、整车制造企业、车辆运营企业、加氢站运营企业组成“示范应用联合体”,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鼓励制氢加氢一体站利用站内及近区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利用谷电制氢,降低氢能终端售价。鼓励煤电企业探索煤电与厂内电解水制氢耦合达到深度调峰要求,降低机组寿命损耗、燃料损耗等不利影响,减少经济损失。鼓励新能源发电机组与电解水制氢装置集成,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与电解水制氢装置集成,以实现氢储能与可调度发电。鼓励产学研联合研究掺氢天然气技术应用,在满足安全掺氢比例及掺氢管道各类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利用现役天然气输配管网设施掺氢输送,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的氢气运输。鼓励钢铁、水泥等难脱碳行业通过氢能物流车替代,缓解碳排放配额压力,减少碳排放权采购成本,增加环境收益。鼓励外向型企业实施氢能车辆替代,加大绿氢应用,减轻“碳关税”政策影响。探索融资租赁,支持相关企业成立融资租赁平台,推动氢燃料电池公交、重卡起步示范。探索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瓶(罐)等子部件单独租赁模式在氢能整车销售中的应用。鼓励旅游景区等探索氢能游览船、氢能共享自行车应用,打造绿色低碳旅游品牌。
5.探索电制燃料商业化应用
支持发展绿氢合成氨、合成甲醇,推进氨、醇电制燃料商业化应用。鼓励探索煤电—氢—合成燃料模式,通过燃煤机组掺烧液氨实现减污降碳,充分利用合成电制燃料过程产生的余热,与煤电联合循环供热提升综合能效。鼓励探索风光电解制氢耦合合成甲醇、氨等电制燃料的发展模式,集成建设氨燃气轮机或氢燃料电池电站,实现大容量、跨季节储能,降低燃料制备成本。适时开展煤电机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应用,探索二氧化碳和绿氢制备甲醇电制燃料,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五)培育氢能全产业链
以建链为重点,加快引入“链主”企业,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打造制氢装置、储氢运氢设施、氢燃料电池系统、氢内燃机、氢能车船五大关键产业链,加快形成集研发、制造、智能化、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氢能产业集群。
发展氢能制备成套装备。鼓励南宁等城市依托广西玉柴等企业重点发展兆瓦级电解水制氢装置,推进区内企业自主产权碱性电解装置商业化推广。积极引入明阳智能、阳光电源、隆基股份、中电丰业等头部企业,培育氢能制备装备制造产业,加快质子交换膜电解装置等试验示范。持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探索研发固体氧化物、阴离子交换膜技术商业化产品。鼓励钦州、北海、防城港、百色等研发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技术,探索开展“蓝氢”制取技术验证示范及产品推广使用。适时开展低热值含碳原料制氢、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研究。
推进氢能储运装备制造。突破高压气态、低温液态、管道输氢、固态储氢材料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持续降低氢气储运成本。推动先进适用储氢材料产业化,在防城港优质钢铁产能及百色铝工业等产业基础较好地区,支持钢铁企业、有色金属企业开展III型、IV型高压气态储氢瓶及低温液氢储氢罐研发制造。探索支持氢能汽车分段更换的燃料储氢瓶研发,探索储氢胶囊等车用储氢站模式。开发安全可靠的氢气运输管遒及相关装备,研发长距离纯氢管道材料、掺氢天然气管道材料,满足安全高效管道运氢要求。持续提高有机液态储运氢寿命和节能水平,探索镁基等固态氢储运产品,促进有机液态、固态储氢技术商业化运用。
探索氢内燃机产业。依托广西玉柴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氢内燃机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氢内燃机热效率,解决回火、爆震、高排放等“卡脖子”技术问题。适时启动氢内燃机商业化应用,探索产品推广应用模式。
加快培育燃料电池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制造龙头企业,支持广西玉柴、北投能源、上汽通用五菱等区内企业及中石化、国电投、国能等驻桂中央企业做大做强,开展百千瓦级燃料电池产品研发和应用,支持燃料电池系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产品。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牵引力强、创新水平高、核心竞争力突出的“链主”企业,重点引进亿华通、捷氢、国鸿、国氢、亿氢、神力、弗尔赛、新源动力、雄韬电源等头部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坚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并举,积极研发高功率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等,打造关键零部件及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规模化生产基地,谋划布局若干个燃料电池产业示范园区。开展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技术、长寿命热电联供电堆技术、纯氢辅助动力电池技术、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持续降低电堆衰减和腐蚀速率,提高燃料电池产品功率、效率、可靠性、运营时间等关键参数。
发展壮大氢能车船制造产业。支持南宁、柳州、玉林等地区汽车制造企业积极发展燃料电池重卡、轻卡、物流车、环卫专用车、公交车,逐步实现批量生产能力,优化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及动力总成集成与控制技术,建设燃料电池整车规模化生产基地,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整车品牌。发挥广西玉柴、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骨干企业优势,积极抢占氢能工程机械、氢能船舶等产业链蓝海。支持柳工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发展渣土车、牵引车、搅拌车、自卸车、叉车、挖掘机等氢能工程机械。支持中船和钦州、贵港、梧州等地区船舶制造企业按照由轻型到重型的方向,研发制造以氢燃料电池、氢内燃机、氨/醇发动机作为动力的船舶。探索小功率燃料电池技术路线,适时在贵港、玉林发展氢能自行车制造产业。
(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攻关。采取公开竞争、“揭榜挂帅”等多种形式设立研发项目,围绕氢能产业五大关键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用好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机械制造与高端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核心零部件、关键装备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发展,加快氢能产业新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提高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技术与应用相互促进、上下游协同推进的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氢能产业科技成果在桂转化。充分发挥驻桂龙头企业、驻桂中央及区属国有能源企业科研资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优势,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应用研究,开展氢能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联合创新,形成研发合力,鼓励成果共享。加快布局建设自治区级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支撑行业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坚持差异化的发展原则,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以设立分院、分中心等分支机构的形式,加强广西高层次氢能产业科研平台建设。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依托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积极培育与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及优秀青年人才。研究组建广西氢能专家库,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氢能领域专家,为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政策措施制定提供支撑。鼓励高校加强氢能领域学科建设,优化机械、化工、材料、能源等学科专业设置,加快高层次研发人才、产业技术人才的培育。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主动对接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资源,积极引进氢能领域国内外顶尖专家。
(七)搭建产业服务平台
加快组建广西氢能产业联盟。鼓励广西玉柴、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氢能汽车及装备制造企业,中石化、中石油、华谊等石化企业,国电投、国能等新能源及氢能全产业链企业,区内能源企业,科研院校、机构等各方资源成立广西氢能产业联盟,加强资源的全面对接和互动,在上下游链条协同发展、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氢能应用、未来发展规划、标准制定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提升产业链整体水平,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
建立氢能检测服务平台。支持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机构及相关检测企业组建全产业链专业检测试验、计量测试、认证服务和标准研究等平台,提供关键材料和零部件检验测试服务、氢气品质检测检验及氢能装备性能评价服务。积极引进第三方氢能检测机构,鼓励区内龙头企业与检测机构合资建设第三方氢能产品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落实国家与行业有关标准,推动检测服务标准化和体系化。
建设氢能产业数据监测平台。鼓励企业建设氢燃料电池车船整装示范运行数据中心,对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进行远程实时数据采集、监控、自动统计、分析和预警。鼓励企业建立氢气制备、储运和加氢安全监控数据平台,实现对氢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全生命周期实时跟踪监测和分析预警,确保全过程安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适时建设氢能产业数据监测平台。
(八)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加强与东盟地区氢能合作。充分把握RCEP、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机遇,加强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持续提高面向东盟的氢能生产储运能力及氢燃料电池产品供应能力。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地区论坛等国际合作对话机制,探索开展氢能产业信息沟通、政策制定、技术交流、标准对接,适时开展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能贸易运输、产品研发等合作。
增强国内交流合作。鼓励打破行政区划等壁垒,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行区域对接,鼓励与优势企业开展跨区域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联合开发、推广应用、创新应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政策法规等方面合作和交流,以“强强联合”方式实现高质量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氢能及系列产品需求,积极推进跨区域氢能及氢燃料电池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