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地图》发布

您现在的位置: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地图》发布

作者:
来源:
搜狐
日期:
2018/10/23
浏览量

  10月21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山先生发布《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地图》。整个产业地图分成了四个部分,包括发展趋势、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产业布局和未来的思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卢山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地图》列出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地图,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企业各类的传统车厂,以及未来的造车新势力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的战国时代正在到来。

  首先形成第一个共识,政府的态度越来越明朗,各个国家纷纷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布局,在产业发展同时推出示范区的布局,美国、欧洲、中国都推出了自己的应用示范区,包括半开放,甚至是全开放的道路测试。

  第二个共识,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于安全的担心并不会影响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程度,70%的消费者都接受或者愿意尝试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汽车产业用户关注的焦点,也将成为下一轮汽车的一个新卖点。

  第三个共识,背后驱动的力度越来越大,第一个驱动力量是技术的驱动力,第二个驱动力是投资的驱动。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都砸入大量的资金在智能网联汽车上面。有统计在三年内涉及到智能网联汽车总的并购金额达到800亿美元。

  第四个共识,智能网联汽车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预测未来五年将会成为汽车产业,尤其是在智能网联汽车大洗牌的时候,主流车企从2020年开始L4级车陆续上市,如果按照一个成熟车型上市的节奏,到现在基本定型。

  第五个共识,产品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近百种传感器、近百种ECU,以及百万行的软件代码都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复杂度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么高度复杂的一个智能产品当中如何实现安全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上面这五个共识背后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做和不做已经不是问题,怎么做好,怎么做的比竞争对手好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卢山列出了几个竞争的方面。

  第一个敌友之争,在智能网联汽车当中,除了原来传统的造车力量之外,有一批造车新势力,既包括软件公司,也包括网络公司,还有一批是从过去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升级为整车企业的,包括原来做运行服务的出行服务的也要开始造车,更有甚者这里很多整车企业也会把自己的智能网联汽车部门独立出来。比如丰田和软银刚刚合作的莫奈,腾讯投资的特斯拉,成为特斯拉第五大股东,整个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量中开始边界越来越模糊。

  第二个路线之争,智能网联汽车三种最典型的路径,以特斯拉为代表,把硬件一次到位,通过软件不停迭代升级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更新;传统车企选择沿着L2、L3、L4、L5,每一个等级推出一款代表车型,这个路线叫台阶式路径。还有一条路线是以像谷歌、百度等等,想一步到位,直接推出L5全自动驾驶的车。

  除了这样的路线之争之外,包括车企选择什么样的场景介入,有的倾向于做开放的场景下的突破,有的选择做封闭,有的是选择从高速切入,有的是选择低速的切入。所以在不同的场景下这个路线之争也是大家竞争的一个焦点。

  第三个开发方式不同的竞争。线性的开发方式是过去传统的车企这种开发方式,从基础的研发机构到芯片到零部件到整机OEM,这是一个线性的开发。现在智能网联汽车看到越来越多企业采取合作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厂商合作,通过零部件厂商合作,和半导体厂商自己定制芯片,大家就要小步快跑,不停的迭代这样的方式。实际上也看到车的开发方式有不同的竞争。

  第四个控制权竞争,在过去汽车的主导权都是在厂商,用户只是使用方。在未来这个控制权到底属于厂商还是属于用户,还是属于第三方的开发商,在未来可能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正如同在手机上苹果是走了一个相对垂直封闭的道路,苹果公司垂直垄断,从平台到软件开发到操作系统到硬件,安卓采用了一个开放的道路,在汽车未来可能也会有大家不同的之争,有垂直的解决方案,也有开放的解决方案,包括在未来接口是开放还是封闭,部分开放还是封闭,各自的选择不一样,数据到底属于谁所有,在未来也会是一个竞争的焦点。

  第五个平台之争,所有做汽车的人都知道平台是汽车规模化、批量化的一个重点,在这一轮智能网联汽车除了传统的汽车平台概念以外,推出一个计算平台概念。计算平台之外还有一个新的平台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就是服务平台。所谓的MAS,把移动作为一种服务,在现在正成为一个主流,越来越多车其宣称自己变成软件企业,甚至出行服务企业。

  第六个技术竞争,例如自动驾驶的感知环节,到底是用纯雷达解决,还是用摄象头解决,还是组合解决方案,大家有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案。计算存储到底用本地车端解决,还是用网端解决,还是互相平衡,各自不同的理解。操作系统有竞争,计算平台里也有竞争,这是技术之争。

  还有标准之争,车和车之间的直连,DSRC还是LTE-V2X等等,开发模式也是有不一样,可以预测未来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有一大批的标准即将推出。

  最后一个叫特色之争,不需要两到三年,硬件标准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在传感器计算平台等等这些硬件在未来会绝大多数都是全球标准化,什么会决定了汽车的特色和个性,软件的方案化决定了汽车的特色,软件的方案化背后算法是核心。

  焦点之争刚才说到硬件标准化,软件方案化,最后支撑带来服务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靠什么来实现?通过数据作为核心,就像小米手机所讲的,过去开发商和使用商将二合一,我们既是试乘试驾者,又是开发者,又是最终用户。

  智能网联汽车就像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启一个新时代,智能网联将会重新定义汽车,过去汽车给我们概念人车合一,人坐在车上不能够有半点差错,现在智能时代到来了,人和车实现解耦,强调乘坐舒适性,未来真正自动驾驶到来以后,人和车将会实现再耦合,车不是从A点到B点的移动工具,更重要为乘客提供一个功能空间,在这儿竞争的就是在空间里面的空间体验。

行业要闻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发布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在合作,全力开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
国家能源局: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北京市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160余公里
尹力:希望韩企与北京加强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合作,挖掘智能网联汽车等合作新增长点
殷勇:北京正在谋划更大范围自动驾驶区域建设
【月报】《上海新能源汽车监测报告》2024年1月预览版发布
万钢: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四点看法

企业动态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