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广州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 推进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

广州丨大力发展氢能产业 推进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建设

作者:
来源:
日期:
2022/07/15 09:45
浏览量

2022年7月1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氢能、新能源汽车相关方面,《规划》明确:


1)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强化氢能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加快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展加油加氢站等综合一体站示范建设,逐步形成加氢站覆盖网络。


2)结合交通站场规划建设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充电设施,解决新能源公交车建设用地问题,实现2025年全市100%公交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3)推进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建设,建设全市统一充电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以下是《规划》节选:


 


第三章  建设更强辐射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枢纽目标,打造一体化零换乘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典范,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畅通全市、贯通全省、联通全国、融通全球,支撑服务新发展格局。

 

第五节  打造现代化公交都市

 

一、加快推进城市轨道线网建设,构建轨道都市
全面推进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线路,编制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构建高速、快速、普速三个层级的城市轨道网络。加快地铁11号线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增加轨道覆盖率;加快建设地铁18号线、22号线,新开工地铁8号线北延段等项目,强化中心城区与黄埔、白云、南沙等外围区轨道快速联系。加快地铁7号线一期工程西延顺德段建设,开展地铁25号线对接东莞1号线等项目规划研究,加强与周边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推动形成广佛一张网、穗莞多通道的轨道网络格局。
二、有序推进外围城区有轨电车建设,发挥有轨电车对城市轨道线网的衔接加密作用
引导各区按“量力而行、有序发展”原则,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发展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公交系统,发挥新型有轨电车对轨道线网的衔接加密作用。支持黄埔等外围区有序规划建设有轨电车。
三、推动公交枢纽建设,提升常规公交服务水平
结合站场综合体开发、交通枢纽改造、土地出让、城市更新等推动公交站场建设,补齐公交站场用地不足的短板,完成中山八路交通换乘枢纽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持续拓展公交专用道网络,力争至2025年新增公交专用道100公里,总规模达620公里。强化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无缝衔接,动态优化公交站点,实现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150米内公交站点衔接。结合交通站场规划建设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充电设施,解决新能源公交车建设用地问题,实现2025年全市100%公交使用清洁能源车辆。
四、优化组织运营方式,提升公共交通网络运营效率
推动精准投放轨道运力,推动中心区骨干线路服务水平达到2分钟。优化客流组织方式、在重点活动区的轨道交通延时服务,改善轨道交通高峰乘车拥挤状况,提升市民出行舒适度。在继续发展如约巴士的基础上,推进便民服务车等特色公交,进一步合理优化水上巴士航线,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出行服务。

 

 

 

第四章  构建更为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

 

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提升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统筹地下综合管廊等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构建安全可靠的资源保障体系,有力保障生产、生活资源供应和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

 

第一节  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一、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支撑能力
(一)高质量建设5G网络。完善公众移动通信5G基站站址布局,加快中国广电700兆赫兹5G核心网华南中心节点建设,加强5G独立组网(SA)7建设,实现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建成国际5G标杆城市。到2025年,推动建成5G基站约8万座。在政务服务、电网、公安、应急管理、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5G专网,推进5G专网实验网建设。开展5G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布局建设番禺“5G+智能网联汽车”、白云“5G+智慧物流”等多个应用产业园,打造5G应用集散地、创新桥头堡。
(二)高水平建设千兆光纤网络。推动广州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核心节点、国际互联网根服务器镜像节点等新型国际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级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推动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8)规模化部署,逐步扩大千兆光网覆盖面,加快新一代面向千兆业务的无光源网络设备部署,满足千兆宽带业务发展需求。积极谋划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动超高清视频逐步普及,率先建成以4K9/8K10超高清应用为标志的新数字家庭示范区。推动城市信息骨干网络关键节点扩容,实施光纤到户改造工程,加快老旧线路的改造升级,推进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入户建设,减少信息基础设施城乡差异,全面构建高速骨干传输网络。
(三)布局更广覆盖的物联网。支持4G11、5G移动物联网网络建设,持续加大窄带物联网(NB-IoT12)建设覆盖范围,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新增物联网终端向NB-IoT、4G与5G迁移转网,建成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建设市级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物联网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提高城市感知能力。推进智能建筑、市政物联、交通物联、广域物联等应用场景的感知设施部署,扩大城市感知网络应用率。建设智路、智车、智杆、智桩等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
(四)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面向行业和企业应用,建设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广州开发区省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基础通信运营企业建设覆盖全市主要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外网。鼓励汽车等工业企业与基础通信运营企业深度对接合作,建设“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扩容增能,加快二级节点建设,推动更多项目(企业)接入顶级节点,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推动广州市数据中心绿色、集约化发展。
二、构建融合基础设施,推动传统设施智慧发展
(一)建立智慧交通体系。持续推进数字交通体系建设,完善“一个中心、三大平台”(交通大数据中心,智慧感知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创新服务平台)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推进智慧机场建设,围绕智能机位分配、射频识别行李跟踪等智能服务,加快白云国际机场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改造,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机场。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深化南沙港智能化示范港区建设,推动南沙港区四期集装箱智能化码头、南沙港深水航道船舶三维实景出海航道场景平台建设。推进智慧道路建设,推进城市道路智能化试点改造,推动道路数字化和车路协同示范应用。
(二)建设智慧能源体系。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接入消纳并满足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要求的智能电网,加快推进110千伏光谱、猎桥、裕丰等智能变电站建设,支持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开展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电网技术研发,推动南沙建设“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开展“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电网”融合试点,提高城市智能感知和安全保障水平。推进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建设,建设全市统一充电设施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能源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构建智慧水务体系。推动智慧水务标准化建设,打造大感知、大平台、大数据、大应用、强标准、强安全、强运维的“智慧水务”信息系统。加快智慧排水信息化系统建设,在“排水设施一张图”的基础上,组建实时反馈管网运行状况的动态“排水管网运行图”,建设一批排水全面智能化感知设备,提升排水系统智慧化水平。统筹实施广州市智慧排水项目、广州水务一体化平台等信息化项目,构建互联协同的排水和水利防灾减灾综合应用体系。
(四)优化升级智慧城市系统。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打造基于区块链的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促进政务数据的高效流转与利用。构建“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13,提高城市智能感知水平和能力,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探索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实时模型,整合城市大数据,布局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的全域综合信息网络,建设高精度、多耦合的城市信息模型,运用城市大脑平台,打造融合城市灾害预警、应急管理、公共服务等功能的一体化智能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加快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14,率先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维电子报建、城市体检、城市建设安全管理等领域深化应用。支持各区建设区级协同管理平台,向上与市级中枢对接,向下为街镇、网格实战提供数据应用、联勤联动支撑,做到全市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一网共治”。

 

第三节  提升能源供应保障水平

 

一、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电源设施建设
有序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天然气发电、热电项目,建成粤电花都、广州开发区东区等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和广州珠江LNG电厂二期骨干支撑电源等项目。结合产业园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商业中心等布局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建设南沙横沥等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区域综合能源项目。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积极推进煤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到2025年,本地骨干电源装机规模达1360万千瓦,电力自给率达50%以上。
二、完善电网结构,提升电网可靠性
优化主网结构完善配电网。加强外区送入通道建设,推动“西电东送”电力通道、广东电网直流背靠背广州工程、沙角至广南双回线解口入狮洋站线路工程等建设。优化市内500千伏主网结构,推动建成500千伏木棉至增城线路工程等一系列市内重大主网架优化项目。进一步完善220千伏及110千伏电网网架结构,逐步实现双回路环网或链式结构的分区供电模式。扩建500千伏从西站、花都站,建设500千伏楚庭、科北、傍海、海珠站等,强化保底电源服务水平。提升电力系统应急调节能力,鼓励储能调峰项目建设,构建反应迅速灵活兼顾的电力应急体系。推进老城区电网改造升级,保障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振兴的电力供应。
三、加快天然气输配网络建设,提高储气能力
稳定西气东输、深圳大鹏、珠海金湾等天然气气源,拓展海内外其他气源。建成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项目,启动项目二期工程,提升本地天然气应急调峰和储备保障能力。完善天然气输配网络,建成广州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四期工程,新增花都珊瑚门站、扩容改造建设一批城市燃气调压和气化站,实现互联互通、多点接气供气。推动燃气管网区域间和企业间互联互通,提高主干管网输配能力和覆盖率。推动城市燃气智能化管理,完成第二代带安全监控功能的智能燃气表安装,加快燃气表计量管理系统建设。
四、推进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持续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序建设,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100万千瓦,风电装机规模力争达到16万千瓦。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强化氢能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加快加氢站等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展加油加氢站等综合一体站示范建设,逐步形成加氢站覆盖网络。

 

国家政策

三部门:聚焦车联网等重点产业 强化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多个氢能项目列入 国家发改委发布第1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
商务部等14部门:合理确定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完善充(换)电等基础设施
工信部公示第382批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583个型号列入
公告:第60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三部门部署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
交通运输部:鼓励各地政府为新能源公交车辆充电提供政策支持
财政部:对购买符合节能要求或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定额补贴

地方政策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