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3项省级区域规划:《“十四五”兰州经济圈发展规划》《“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四五”陇东南区域发展规划》。氢能方面《规划》明确:
一、《“十四五”兰州经济圈发展规划》
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强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完善储能系统。加强能源储备与应急能力建设,提高石油储备能力,完善调峰储气设施,加大绿色能源消费。加强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创建光储一体、发存结合的新型高效光伏电站。加大全产业链氢能技术研发,推动氢能技术利用场景示范。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打造风光水储综合能源基地。
2)推进产业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兴支柱产业集群。立足原材料产业基础,加快新型功能、高端结构等新材料发展,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锂电池、铜箔等一批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塑料、合成新材料、新型精细化工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着力推进碳纤维、碲化镉玻璃、凹凸棒等新兴产业发展。突出核技术资源禀赋优势,打造核产业集群。促进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高效益配套产业体系。
二、《“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
1)构建协同联动空间格局——“四圈”互动:张掖城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张掖市“居中四向”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交通枢纽和经济通道功能,着力培育绿色蔬菜、奶牛肉牛、现代种业、现代设施农业、农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文旅康养产业集群,打造以甘州—临泽为核心区,以其他县城、建制镇为支点的多层次城市经济圈,把张掖经济圈建设成为河西走廊经济带中心枢纽、清洁能源和氢能示范基地、西北地区寒旱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和丝绸之路重要旅游节点。
2)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共建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立足风能、太阳能资源禀赋,全力打造河西走廊新能源生产基地、储备基地、输出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进一步拓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打造金(昌)、张(掖)、武(威)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建设嘉峪关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酒钢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项目。实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实现风光热一体化协同发展。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开展分布式微电网储和大电网储等发储用一体化商业应用试点示范,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和调峰能力。利用关键电池原材料优势,做大做强储能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依托武威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探索建设风光氢储一体综合能源基地。推动实施核装备制造及核技术应用示范基地项目、玉门新能源制氢、张掖绿色氢能阳光甲醇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