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专题】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

【专题】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日期:
2021/03/30
浏览量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矿冶院)始建于1955年,曾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冶金工业部、1999年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3年开始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2009年成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的直管科研单位。拥有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研发平台13个。

 

 

作为国家金属资源开发利用重大创新基地,长沙矿冶院自建院以来一直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取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1200余项,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践行国家海洋战略三十年,先后成功开展我国首次深海输运试验和海底采矿试验,掌握了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核心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作为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专业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三十年,形成了完整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孵化—产业转化—龙头示范”创新创业链,以“一院二园一基地一基金”(长沙新能源材料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五矿麓山科技创新园、中国五矿麓谷科技产业园、中国五矿国家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新能源材料双创基金)为建设内容,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建“中国五矿新能源材料双创示范基地”,聚集全球高端人才和领军人物,吸引国内外创业创新企业,打造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材料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长沙矿冶院坚持“技术研发、产业孵化、成果转移”创新发展模式,经过60余年的改革发展,培养造就了以余永富、刘宝琛院士为首的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荣获“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500多项,孵化了以金瑞科技(现更名为五矿资本,股票代码600390)、惠同新材(股票代码833751)、长远锂科、金驰材料、金炉科技等公司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为集团公司打造“世界一流的金属矿产企业集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经营情况

 

我院近年来以战略定位调整和管理变革为主线,推进落实各项重大战略举措,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业务,大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业务,全院经营业绩快速提升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科研与产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优良态势。

2019 年,长沙矿冶院根据五矿集团公司战略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迎难而上,科技业务和内部协同成果丰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经营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加1.44亿元;经营效益再创新高,含投资收益的报表利润总额2.11亿元。

 

产能建设

 

长沙院以传统优势专业有色金属选矿冶金技术为基础,以1992年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镍氢电池正极材料研发为契机,进入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领域,是动力电池材料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创新源与产品供应商。2013年~2015年发展规划更是进一步布局了“原料提纯—前驱体—正极材料—动力电池—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产业链发展战略,到2025年正极材料产能达到10万吨,镍钴锂原料的需求量分别达到3万吨、1.2万吨、0.72万吨,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业务将为全产业链提供稳定的原料保障。

多年的多金属复杂矿选冶技术积累为处理配方繁杂多变的电池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持续开发能力,对报废动力电池的资源化回收处理技术已有扎实的技术储备。以院现有业务为基础,围绕新能源材料、环保工程、海洋工程等业务领域,大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业务。

推进实施新型负极材料及石墨烯制备技术、新体系电池与关键材料、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回收体系建设、退役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废旧电池资源再生利用)、工业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湖泊清淤、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等一批重大研发和产业孵化培育项目,已逐步形成核心技术或特色产品,抢占发展先机,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依托自身产业配套优势,3 月第一条高纯四氧化三锰生产线按期投产,产品技术指标和成本指标均达预期;新产品高纯硫酸锰和高纯无硒锰正处于试生产和市场开拓阶段,将尽快推进项目达产达效。

我院已建立从基础研究到产业转化的完整研发与运营体系,形成“资源—材料—器件—回收利用”一体的新能源化循环产业链,贯通上下游“新动力板块”,并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

 

技术进展及研发能力建设

 

2019年,申请专利 118 项,其中发明专利 53 项;授权专利 72 项,其中,发明专利 16 项,首次获得 1 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授权量较上年增长16%,对我院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影响。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低品位难处理金属矿选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多金属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制定了“钴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 4 项国家标准。金炉科技与长远锂科、长沙矿冶院与鲁中矿业各获得集团公司科技协同奖 1 项,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研究团队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团队奖。“鲲龙 500”海底集矿车入选 “湖湘创新七大名片”。

新兴业务进展顺利,战略布局初见成效,推进实施工业固废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湖泊清淤等项目,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抢占发展先机。废旧电池梯级利用项目已完成 0.5MWh/1.5MWh 级储能系统研究开发,并在广东佛山和长沙矿冶院本部建设 3 套示范工程;长远锂科 5000 吨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建设已完成,进入调试阶段;与德国 RLG 公司签订了回收体系技术协议,12 月平台第一期正式上线;新型硅负极制备技术,锂硫、全固态、新体系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电池制作及工艺评估中试线建设。

 

合资合作及重大项目建设

 

配合长远锂科全面完成 2+1 项目和环保配套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柿竹园一号矿带难选萤石多金属矿的高效综合回收技术研究并取得优良指标;升级改造鲁中矿业小官庄选矿厂,大幅度提高铁精矿回收率、稳定精矿质量,年增铁精矿 10 万吨,大幅降低精矿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开展杜加尔河铅锌矿和邦巴斯铜矿的选矿研究工作,为两矿经济技术指标的提升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储备。与澳大利亚、秘鲁、捷克、德国等国近 30 余家矿山企业开展技术交流,签订合同 8 项,合同总额超过 1 亿元,资源所含锰尾矿高效利用技术首次走向欧洲,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与德国逆向物流有限公司(RLG)紧密合作,借助RLG端到端管理和逆向物流供应链集成能力,共同打造新能源废旧电池回收网络体系,3月27日完成“电池回收公共服务平台”电脑端、手机端的整体上线,目前各项基础功能运行稳定,满足基本功能使用要求。截止至7月26日,目前“电池回收公共服务平台”已注册企业及个人用户总共593家,其中企业用户123家。共实现信息撮合479条/次,其中通过平台确认成交交易额 576.4万左右。

在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下,作为“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推进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开展电池回收体系建设,针对回收流程:回收网点—一段物流—分拣仓储—二段物流—综合回收,开展行业服务标准规范制定工作;开始长、株、潭地区回收网点规范化建设,与物流公司签订道路运输合同,完成长沙地区多个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设置。

 

发展目标与规划

 

2020年,我院主要针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战略性新兴业务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内部业务协同等层面,推动落实重要经营事项,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孵化培育的成果产出和经营效益稳定增长。

退役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平台建设方面,以长沙矿冶院为依托,借助欧洲成熟技术合作以致力于成为“全球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回收及信息溯源服务商”为目标,2020年实现平台二期功能开发建设,业务覆盖中南地区。

至2025年,回收体系覆盖全国,引领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平台回收资源控量占全国比例达20%。


 

行业要闻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发布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在合作,全力开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
国家能源局: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北京市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1160余公里
尹力:希望韩企与北京加强新能源等前沿领域合作,挖掘智能网联汽车等合作新增长点
殷勇:北京正在谋划更大范围自动驾驶区域建设
【月报】《上海新能源汽车监测报告》2024年1月预览版发布
万钢: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四点看法

企业动态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