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概况
威晟汽车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晟)成立于2016年,位于中国宁波。是一家致力于为高效动力及新能源汽车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集产品研发、测试及生产制造为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依靠领先的技术能力,快速反应以及专业的服务替客户增加价值。
威晟的团队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经验积累,秉承 “创新改变世界”的愿景,以创新为本,以技术为驱动力,致力于研发优越的产品。坚持“产品领先,快速反应”,为产品研发及项目管理注入更多创新思维,以完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的持续迭代及发布,迅速完成了国内主流客户的业务布局。
自成立以来,威晟先后荣获中国创新创业优秀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宁波市科技创新十大创新企业,新能源汽车创新力产品奖等殊荣,通过了IATF16949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同时于2019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二、经营情况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威晟始终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为根本,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独有的战略规划,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质量保证且有提升。2019年,威晟全年销售电子水泵28万套,同比增长240%,实现销售收入6300万元,同比增长300%,圆满完成了2019年度的经营目标,发展迅速。
三、产能建设
2019年,威晟立足市场,根据项目需求与规划,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使各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坚持安全第一与质量至上,力求技术领先与快速反应。在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的规划上实现突破,在坚持产品质量优越的目标上实现保证。在全面投入与规划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装配线的过程中,可追溯性,集软件防错与硬件防错为一体,全程自动检测成为威晟生产装配线保障产品品质重要的一环。
保证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全面提升产线效能,全面保证全系列全功率段的各类电子水泵,电子水阀的研发,全面部署各系列产品的产线规划。2019年,威晟已建成四条电子水泵生产线和一条电子水阀生产线,形成年产300万套的生产能力。
四、技术进展及研发能力建设
技术创新能力是威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威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一方面,为高效动力及新一代涡轮增压发动机提供完整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包括输入功率超过400W的主电子冷却水泵,48V系统发动机热管理部件,也包括其它各类电子水泵及智能水阀对涡轮增压器冷却及水冷中冷器方案优化支持等。
另一方面,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完整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全系列全功率段的各类电子冷却水泵,电子水阀等,同时可对电池,电机,空调等新能源车辆的核心部件在热管理领域进行仿真、计算等技术深度支持。
2019年,威晟从技术的前期开发及应用,电子及软件的设计与分析,包括电路设计,流体设计,结构强度分析等,再至测试及验证等的各个环节入手,在技术进展及研发能力建设中有显著成果:一是全面搭建电机控制及软硬件控制能力;二是深化技术团队的应用工程能力;三是强化产品开发中的可靠性及验证能力。
五、主要新产品
序号 |
产品名称 |
产品型号 |
产品应用 |
1 |
400W电子水泵 |
U400 |
吉利汽车 |
2 |
150W电子水泵 |
U150 |
上汽燃料电池汽车、吉利商用车 |
3 |
100W电子水泵 |
U100 |
上汽电动车、吉利电动车 |
4 |
60W电子水泵 |
U060 |
吉利电动车/混动车、上汽电动车/柴油车、威马电动车、小鹏电动车、东风电动车 |
5 |
40W电子水泵 |
U040 |
吉利电动车/混动车、上汽电动车/混动车、威马电动车、小鹏电动车、东风电动车 |
6 |
20W电子水泵 |
U020 |
吉利电动车、上汽电动车、威马电动车、东风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汽油车 |
7 |
电控开关阀 |
V010 |
上汽电动车 |
六、合资合作及重大项目建设
2019年,威晟以产品领先为本,专注电子水泵,电子水阀的开发及市场的开拓:一是立足国内,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资源前景,整合国内优质资源及资本,与国内主流汽车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二是放眼世界,结合国内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积极抓住与全球化企业合作交流的机会,开展技术交流,以产品为本,寻求技术的升级与突破。
七、发展目标与规划
威晟致力于以卓越的服务及创新的技术为高效动力及新能源汽车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创新改变世界的愿景下,为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价值理念。威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技术领先、快速反应”的文化价值理念,追求精益求精。细分热管理领域的产品型谱,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及传统汽车,突出技术优势。
2、技术能力。全面提升工程能力,构建包括产品前期开发及应用,电子及软件的设计与分析,电路设计,水力设计及流体设计,结构强度分析,测试及验证等的全面系统解决方案。
3、产品规划。面对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升级及科技进步,坚持自主创新,做好对未来产品的技术发展的路线规划,从零部件,模块化,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至最后的平台化,实现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