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作者:
来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日期:
2020/04/13
浏览量

一、单位概况

 

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既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原天津汽车检测中心,简称天检中心)始建于1987年,是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建立,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独立第三方汽车产品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被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授权为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已通过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资质认定、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截至目前,天检中心已获得政府部门认可授权的资质有: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国家汽车新产品申报公告检测机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检测机构、免于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特殊用途进口产品检测的机构、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试验机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机构、工业产品(汽车)质量控制实验室、工业产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质量控制实验室、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二、主要研究领域

 

在国家科技部的主导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已经跻身于世界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前列。

 

目前在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测试评价技术研究,具体细分包括电池、电驱动、充电、燃料电池四大专业领域,多个研究方向:

 

1、后电池分析平台;

2、电池对标分析平台;

3、BMS开发测试平台;

4、电池系统综合测试平台;

5、电池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

6、电池梯次回收平台;

7、电驱动系统HIL&PHIL故障诊断与功能安全测试平台;

8、基于五电机的能量流测试;

9、电机控制器MCU可靠性测试平台;

10、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测评技术;

11、无线充电测试平台;

12、OBC与DCDC功能安全;

13、极限环境整车充电测试;

14、FCV整车密闭空间泄漏测试设备及方法研发;

15、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性能试验能力;

16、燃料电池汽车关键系统部件性能试验能力;

17、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部件电磁兼容性试验能力;

18、燃料电池汽车被动安全试验能力;

19、燃料电池汽车加氢试验能力。

 

在排放节能领域我们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轻型整车国六排放开发标定,轻型混合动力汽车OBD系统设计开发,轻型整车高海拔、高湿,高热等环境下实际道路排放及OBD测试技术研究,轻型车高海拔、高湿,高热等环境模拟下的性能标定,轻型车燃油蒸发及加油排放正向研发等。

 

参与协助生态环境部制订和发布重型车国家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协助机动车排污中心(VECC)开展对移动源排放标准的评估和研究并制订排放标准制修订方法;对下阶段轻重型排放法规进行了预研;开展了未来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针对重型车国六排放标准开展的认证技术研究;汽油车三元催化器和颗粒捕集器产品标准的修订;汽油机净功率国家标准的修订;汽油机台架耐久SBC测试方法的研究;国家一、二阶段船机排放标准以及认证技术研究;燃油润滑油测试评价技术研究、“燃油清净增效剂”绿色产品认证等。进行《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系列标准的制定;推进中国工况曲线在下阶段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及新能源汽车能耗测试方法标准、循环外节能技术和标识标准的应用;推进中国工况在双积分政策中的应用。

 

三、2018年科研项目及成果

 

在新能源领域,2018年实验室共承担及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中心级课题15项,天检课题4项。

 

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和防范机制的研究和开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基于中美合作的电动汽车前沿技术与应用联合研究;科技部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精准评价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动力电池系统性能量化评价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动力电池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退役动力电池无损诊断、余能检测方法研究及分级装备研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及其优化控制关键问题研究;科技部重点研发—燃料电池公交车电-电深度混合动力系统平台及整车;科技部重点研发—高环境适应性的公路客车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和整车集成技术;科技部重点研发—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实验室2018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项,包含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关键测评技术及应用一等奖、教育部电动汽车能源动力系统测评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学术成果方面,实验室共主导和参与制定的国内标准共31项,其中全程参与EVS GTR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1项,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1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66篇,SCI检索论文3篇,EI论文7篇。获批或申请专利共23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起草出版专著2本。

 

在排放节能领域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汽油车车载排放测试和后处理关键部件性能评价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中国工况的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技术路线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汽车排放标准评估与重要标准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移动污染源排放快速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示范等;工信部质量共性技术推广—车辆排放能耗信息化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汽油车车载排放测试和后处理关键部件性能评价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中国工况的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技术路线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汽车排放标准评估与重要标准研究;环保部公益项目—国六阶段机动车尾气油颗粒物的粒数和质量排放限值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移动污染源排放快速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示范等。

 

此外,主导或深度参与了多项国家及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标准,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重型柴油车、气体燃料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及技术要求,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 第IV、V阶段),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OBD法 第IV、V阶段),推动了整个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更新,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献力献策。

 

四、2018年科研设施及科研能力建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建动力电池系统BMS开发测试系统,在BMS性能与功能表征测评体系研究方法,形成基于数据库的软件性能功能安全评价方法、基于安全可靠的硬件功能安全评价方法、形成基于多级参数的功能安全评价方法。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行业内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集成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试验室新引入3电机总成台架及5电机总成台架各1套,形成了两驱及四驱电驱总成测试能力,为企业一体化总成标定开发、性能验证、可靠性验证等研发验证,以及整车能量流测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测试平台。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方面,试验室引入无线充电测试台架1套,为企业无线充电技术研发、性能验证及测试分析提供了平台;建立低温充电测试系统,为企业产品低温充电性能的研究提供了测试与分析平台。初步形成从燃料电池单体到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科研服务能力,建设完成低温冷启动试验装置1台、绿光120kW燃料电池堆试验台1套、120kW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台1台、60kW燃料电池发动机试验台1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环境试验舱1台、16米FCV整车环境试验舱。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测评体系,初步形成从燃料电池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到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的研发测试评价能力。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研发试验需要。

 

在排放节能领域,针对国六标准的发布,试验室在现有排放设备的基础上,新增加一套满足国六及美标排放测试的系统,包含环境仓、排放分析仪、四驱转股、阳光模拟系统四个部分。环境仓可模拟-40℃~+60℃的环境温度,满足企业进行空调热平衡等研发类试验的需求。新增国内唯一的重型汽油车蒸发测试密闭室,可容纳长7.3米,高3米的重型汽油车进行蒸发和加油排放测试。

 

新增国内唯一的MINI-SHED和Micro-SHED分体式蒸发排放检测系统,可以精准测量炭罐末端逸出,为企业研发提供技术支持。新增3套轻/重型PEMS测试设备,完成了高海拔,高湿,高热路线的备案,部分路线获得国内及欧洲主管机构的批准,完善了国六/欧六认证研发测试能力。

 

新增轻型车OBD系统全项功能测试能力,包括氧传感器模拟器、失火发生器等多套正对不同OBD系统的故障模拟设备,形成了OBD的PVE测试团队,可满足国六标准要求的量产车PVE测试需求和OBD系统研发验证需求。

 

新增3套重型PEMS测试设备,目前共拥有6套PEMS设备,完成了高海拔,高湿,高热、高寒路线的整车PEMS排放验证,部分试验获得国内及欧洲主管机构的批准,完善了国六/欧六认证研发测试能力。

 

新增重型车远程排放监控平台,平台搭建和系统开发均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知识产权,平台搭建规模能够满足接入10万辆重型商用车远程监控,并发量可满足10万辆需求。

 

新增润滑油评价试验室、洁净室,形成了润滑油拆装、评分、精密测量的能力和满足德国VDA19清洁度要求的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及培训中心建设,实现了润滑油评价能力和德国VDA中国标准体系的建立。

 

五、2018年国际合作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德国宝马、奥迪、戴姆勒,韩国三星、SK,日本松下、本田等新能源电池国际一流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致力于共同开展动力电池研发验证开发试验。与大陆、ZF、法雷奥西门子、GKN、丰田、本田、舍弗勒、德尔福等国际企业保持合作,共同开展电驱动总成研发验证试验。与福特、本田、丰田、戴姆勒等国际一流企业展开关于电动汽车充电互操作、充电适应性调研及测试项目。

 

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王芳博士带领团队参与2018年3月13-16日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第174次会议,作为主要牵头国制定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EVS-GTR),深入交流电池热失控扩散相关研究。郝冬博士参与国际会议“第三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动力技术研讨会”,“2018世界氢能大会(WHEC2018)”且在次会议作FCV氢耗方面的大会演讲报告。

 

借助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平台,承担和参与轻型车国六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已成为国际上最为严格的六阶段排放标准。在法规方面,与美国环保局(EPA)、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建立了长期的研讨机制。

 

此外,与国际上多家检测机构或试验室进行了试验设备的比对工作,为加深双方合作,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和试验室互认奠定基础。此外,与奔驰、宝马、雅富顿、日产、丰田、大众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了整车、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综合性能测试评价及开发验证技术的项目合作。

 

六、主要产品

 

1)重型车车载OBD远程通讯终端;

2)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终端;

3)移动源排放远程监控平台;

4)手持式OBD排放快速检测设备;

5)OBD云诊断平台。

 

行业要闻

《202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正式发布
金融监管总局拟对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进行调整
中国一汽分别与大疆车载、亿咖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工信部:支持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2023年新能源汽车对成品油替代量已达1700万吨
京津塘高速全线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京津塘高速全线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科院官宣!固态电池重大突破!

企业动态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