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概况:2017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约8万辆,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基础材料研发生产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推广概况:2017年,浙江省共推广新能源汽车46178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8152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13115辆,乘用车的比重达到89.4%。杭州市推广27950辆,占全省推广数的60%。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达到100127辆。按标准车统计,2017年共计推广80235.5辆,是年初推广计划的2.3倍。
基础设施:2017年浙江省新建充换电站378座,其中公交等专用站106座、城市公用站258座、高速快充站14座,城市公用分散充电桩6930个,分别达到年度计划的291%、231%。
重大项目:划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浙江智能汽车测试场和创新中心项目,已明确落户地址,项目方案设计、专家团队组建等工作已开展。
一、2017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目前浙江省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基础材料研发生产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比如,以西湖数源、吉利曹操专车等为代表的运营企业,以省电网公司、万马股份为代表的充电桩建设运营企业,以吉利、众泰、长江等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企业,以万向、微宏为代表的电池制造企业,以亚太、三花、卧龙电气等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以浙江大东南、宁波墨西等为代表的核心基础材料企业。
2017年浙江新能源汽车产量约8万辆,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1、规划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浙江智能汽车测试场和创新中心项目,已明确落户地址,项目方案设计、专家团队组建等工作已开展。
2、新增义乌、宁波杭州湾两个新能源汽车小镇。
3、万向集团与上汽集团在杭州合资生产新能源客车项目开始投产,部分车辆已在杭州上路营运。
4、长江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已建成,正式获得国家工信部公告目录。
5、零部件领域,微宏动力多元复合锂电项目二期已动工建设。
三)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浙江省政府围绕补强短板、做强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先后在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布局19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开展重大瓶颈技术攻关,取得一批新突破。
1、吉利汽车研究院研发的帝豪EV纯电动轿车,已实现批量生产,市场反馈良好;
2、青年汽车研究院已研制出一款新型氢能燃料电池卡车,可以加水在车上直接制氢驱动汽车;
3、微宏动力成为全球实现商业化大规模生产“10分钟充满电”动力电池的三家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19家研究院建设投入累计超过20亿元,研究院人才数量超过3500人。
四)商业模式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1、西湖电子集团探索纯电动公交车“融资租赁”模式,目前在杭州已投放2000余辆。
2、吉利汽车在杭州开展“曹操专车”网约车的营运模式,已投放3000多辆。
3、康迪汽车率先在杭州推出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投放汽车18000余辆,目前已成为全国推广应用比较成功的模式之一,并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复制。
4、金华爱拓公司在全国首推面向旅游租车市场的电动汽车租赁模式。
5、工信部与我省合作开展的5G网络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在杭州西湖云栖小镇和桐乡乌镇开始启动。
五)推广应用成效明显
2017年,浙江省共推广新能源汽车46178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8152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13115辆,乘用车的比重达到89.4%。杭州市推广27950辆,占全省推广数的60%。
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达到100127辆。按标准车统计,2017年共计推广80235.5辆,是年初推广计划的2.3倍。
六)充换电设施建设呈现新亮点
2017年浙江省新建充换电站378座,其中公交等专用站106座、城市公用站258座、高速快充站14座,城市公用分散充电桩6930个,分别达到年度计划的291%、231%。
综合2016年建设数据,2016、2017两年共建成充换电站578座,公用分散充电桩13871个,分别达到“十三五”目标的72.3%、115.6%。
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都已建成充换电站,全省高速路网充电设施形成全覆盖。
七)安全监管措施信息化步伐加快
目前,浙江省西湖电子、康迪汽车、众泰汽车等开展新能源汽车生产、营运的企业,都已对新能源汽车行驶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各租赁、运营服务企业对本公司的销售和租赁新能源汽车建立了监管平台,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营管理。
杭州市正在创建全市范围内的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租赁车的统一监管平台,组织创建全市充电设施监控平台,进一步强化对充电设施的安全监管,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