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搜索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官方权威性工具书

手机网站

微信网站

版权所有  ©  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备1703772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013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
联系人:王云龙
座 机:010-88110355
手 机:13691117911(微信同号)
邮 箱:chinaev863@126.com

>
>
>
驻马店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以鹏辉锂电等企业为重点对象实施智能车间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

驻马店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以鹏辉锂电等企业为重点对象实施智能车间建设

作者:
来源:
日期:
2018/08/31 16:44
浏览量

  8月21日,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驻马店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

  1)以生产管理、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实现“块”上融合。

  2)支持骨干企业应用传感识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实现可视化管理;促进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研发、制造、仓储、物流的系统集成。

  3)2018—2020年,以大力天骏、鹏辉锂电等30家制造企业为省级智能车间建设重点培育对象,每年滚动建设8个省级智能车间。

  驻马店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驻政办〔2018〕126号

  为深入贯彻实施《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有关工作部署,抢抓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代表、工业互联网为关键支撑的新一轮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2016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驻马店行动纲要》,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把智能制造作为发展方向,随着全市转型发展攻坚全面展开,“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逐渐得到企业重视,重点企业智能制造引领示范作用初步显现,企业主体活力正在稳步释放。但也应当清醒看到,我市制造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发展参差不齐,规模化实施智能制造的基础还较薄弱,在认识水平、支撑能力、推进力度、发展成效上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是深入实施“三大改造”,提升制造业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必须统一认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技术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实现产业强市战略目标不懈奋斗。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顺势而为,把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坚持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新兴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同步发力,坚持示范引领、点线结合、条块推进的工作路径,突出智能制造在“三大改造”中的引领作用,聚焦专项行动实施,着力构建完整产业结构,促进全市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中,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政务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示范引领,条块推进。积极借鉴各类有效经验和模式,依托骨干企业重点实施突破性、带动性强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带动产业链企业实施智能制造;在产业集中程度高的工业园区选树示范引领企业,块上推广和应用。

  遵循规律,分类施策。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差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从关键岗位、生产线、车间、工厂、园区5个层面推进智能化改造,着力网络基础、融合应用、平台打造三大任务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协同创新,开放合作。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推进关键技术、核心部件、系统软件、成套装备等集成创新;实施开放带动,加强交流合作,大力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打造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努力形成智能制造带动引领、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支撑产业同步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发新格局,实现智能制造由点状突破向园区提升转变。

  ——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机器换人”达到1000台(套)以上,建设60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24个智能车间、9个智能工厂、1个智能化示范园区;打造1—2个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力争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

  ——智能制造基础不断增强。引导企业以贯标对标为抓手,主动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工作,加快提升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鼓励企业普及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实施“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为重点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50%。大力引育以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电机、智能传感器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和工业软件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规模有一定增长。

  ——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力争培育1个区域性综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1500家工业企业、带动3000家中小企业上云,在优势特色行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行动。以实施“机器人示范应用倍增工程”为抓手, 通过“用户+制造商”联合开发、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等方式,以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在装备制造行业重点推动以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应用为主的规模化“机器换人”;在电子、新型材料行业重点推动以高档数控装备、包装机器人应用为主的“机器换人”;在食品、化工行业重点推动以码垛机器人应用为主的“机器换人”;在煤炭行业重点推动以矿山机器人应用为主的“机器换人”;全面推动重点行业、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实现“点”上突破。2018年起智能装备示范应用数量逐年翻番,到2020年示范应用达到1000台(套)以上。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二)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行动。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重点,推动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实现“线”上链接。围绕食品、建材、能源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轻纺等支柱产业,支持企业从重点岗位、关键工序的单台机器人应用向整条生产线数字化、自动化升级改造,实施“机联网”“厂联网”等以智能装备和自动化生产线为核心的设备互联、数据互通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2018—2020年,各县区每年征集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不得少于2个,加大对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每年建设20条智能化示范生产线。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三)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以生产管理、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实现“块”上融合。支持骨干企业应用传感识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实现可视化管理;促进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研发、制造、仓储、物流的系统集成。2018—2020年,以大力天骏、鹏辉锂电等30家制造企业为省级智能车间建设重点培育对象,每年滚动建设8个省级智能车间。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四)实施智能工厂建设行动。对标先进,以厂内纵向、厂间横向和用户端三大集成为重点,推动生产系统智能化、制造营销协同化、上下游企业融合化,实现“面”上协同。支持重点企业在建设智能车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制造执行、企业资源计划、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集成优化;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智能管理和决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2018—2020年,以中集华骏、华中正大、天方药业等12家制造企业为省级智能工厂建设重点培育对象,每年滚动建设3个省级智能工厂。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五)实施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行动。支持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装备产业聚区、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充分发挥其企业规模较大、智能化基础和条件较好,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大等有利条件,实施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行动,建设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一体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动企业生产运营、园区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升级,打造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运行管理全面互联和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智能化园区。力争建成1个智能化示范园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方向)、国家智能化工业园区试点示范。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委。

  (六)实施“企业上云”专项行动。依据河南省“企业上云”参考目录和评价标准,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云平台和基础电信运营商优惠让利等方式引导企业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设备产品向云端迁移,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和门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基础设施层面,重点推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防护等上云,实现计算资源、网络资源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提高数据存储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业务系统层面,重点推动协同办公、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等业务上云,提高企业协同能力、运营管理水平和研发设计效率。设备产品层面,重点推动高耗能、高风险隐患、通用性强、优化价值潜力高的设备和产品上云,建立设备产品运行数据模型,开展设备产品在线监测、工况优化、故障预测和远程维护等服务。2018—2020年,每年推动500家工业企业、带动1000家中小企业上云。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七)实施支撑产业引进培育行动。一是引进和培育智能装备产业。坚持引进与培育并举,重点引进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智能电机、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个有充足市场的重点领域企业,鼓励本地大型企业投资建设智能电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生产企业。二是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坚持综合平台、行业平台建设“双路突破”,构建以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生态圈。鼓励市移动公司和市联通公司依托各自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企业、高校或国内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能力交易、应用软件等综合服务。依托我市制造业骨干企业,重点在特色装备等领域,开放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工业软件普及应用,推动工业APP(应用程序)的研发和产业化。力争到2020年培育1个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三是引进和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智能化转型需求,面向智能制造先进地区,面向优势特色行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方案设计、软件开发、装备改造、技术支持、检测维护等方面为行业提供服务。支持其纳入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加入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综合利用省内外资源,搭建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和市场推广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协同推进智能制造应用和发展,全面提升我市智能制造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商务局。

  三、支撑保障

  (一)开展企业分类评价。依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试行)》,突出单位资源要素产出导向,建立以亩均税收、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强度、单位能耗总产值、污染物达标排放等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制造业企业按年度开展综合评价,将企业分为优先发展的A类企业、鼓励提升的B类企业、倒逼转型的C类企业。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三年内推动全部A类企业和50%以上的B类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并优先给予政策支持。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委、统计局。

  (二)推行企业诊断服务。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双向选择、上下结合”的原则,组织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家库专家及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深入企业,围绕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服务各环节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为智能化改造项目库企业和需求迫切的企业开展实地调查和咨询诊断,提出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可行性、技术路径、硬件选型(研制)和集成内容、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要点,制定可行性解决方案,支持智能制造项目实施。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三)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面向企业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需求,大力推动企业内外网改造升级。争取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5G(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NB—IoT(窄带物联网)等商用部署和规模发展试点,开展企业内网IP(互联网协议)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建立重要工业控制系统目录清单,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技术防护水平。严格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政策,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加强资源开放,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牵头单位:市通管办、工信委。

  (四)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建设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开展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争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整合政产学研用优势资源,组建驻马店智能制造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公共技术支撑、成果转移孵化等服务。支持制造业骨干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各级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基地,打造制造业“双创”新载体。

  牵头单位:市工信委、科技局。

  (五)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围绕“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思路,强化人才政策落实,加大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工业控制及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等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紧密结合智能制造技术、工艺、过程和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支持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合作,开设相关专业或方向,培养一批专业技术和应用型人才。鼓励市内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开展技术服务、公共实训、技能培训,培养具有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操作使用和系统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牵头单位:市人才办、教体局、科技局、人社局、工信委。

  (六)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按照“争取上级支持为主,本地配套支持为辅”的原则,制定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县两级采取一次性奖励、投资后补助、贴息等方式,对专项行动重点项目进行支持。对引领型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标志性工业互联网平台,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支持。积极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互联网+”产业发展等基金,引导社会风险投资、股权投资投向我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建立智能化改造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对列入“白名单”的企业给予优先支持。鼓励开展智能装备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业务。发挥融资担保基金作用,鼓励商业银行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开发订单融资、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产品。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政府金融办、驻马店银监分局。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在市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统筹谋划重大工作安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检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设立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家库,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服务。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抓好项目遴选培育,针对具体项目细化推进举措,完善配套政策,抓好组织实施。

  (二)突出项目带动。遴选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按照行业引领型、集成提升型、单项应用型等类别,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库,分类施策推进项目实施。完善重点项目管理服务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加强项目监测和跟踪协调,完善全过程服务链条,确保项目如期落地建成、投产达效。

  (三)深化开放合作。组织企业参加中国(郑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交流合作活动。鼓励企业自行或组团参加区域、行业、企业不同层面技术创新、展示体验、供需对接、“双创”大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活动。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培训纳入我市企业家培训计划,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分批次、分领域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外先进地区与标杆企业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发展能力。

  (四)严格督导考核。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绩效评估、动态监测和考核激励办法,将各县区、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工业经济创新发展考核内容。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方案,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度,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托市服务企业活动,每季度分县区开展一次工作督导、业务协调。每年组织一次集中观摩活动,对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按规定给予表彰。

国家政策

工信部征求智能网联汽车车载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推荐性国标
交通部:推动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
国家能源局:稳步开展氢能试点示范,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
国家发改委:聚焦汽车等国家级新区年产值达千亿元产业,支持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郑州丨到2025年底全市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力争达到22.7万个
多项氢能项目列入 国家发改委征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
国家发改委:提高北京城市副中心充电桩(站)覆盖密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和充换电效率
国务院: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

地方政策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