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概况:2017年天津市拥有天津比亚迪、天津清源、天津一汽、银隆等9家新能源整车企业,攻克了电机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了高性价比一体化的电驱动总成系统,实现津产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的全覆盖。2017年天津市生产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50917辆,销售55149辆,销售额达91.9亿元;全年动力蓄电池在全国累计配套量达到14.75亿瓦时,共完成3.25万辆新能源汽车搭载配套。
扶持政策:制定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与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在津推广新能源汽车安全服务保障的通知》、《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补贴管理办法(2017年)》、《天津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推广概况:2017年,天津市新增新能源汽车42112辆,同比增长71%,占全国推广总量的5.4%。其中:
乘用车32809辆、客车897辆、专用车8406辆,折算标准车58766辆;个人购置新能源汽车21463辆,占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比重超过51%。租赁领域新增新能源汽车达到11016辆。
基础设施:2017年天津市新建公共充电桩达4000个,公共充电桩总数接近8000个;新建公交场站21座,充电桩262个,全市公交充换电站50座,充电桩808个;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快充站30座,充电桩140台,全年完成充电1.6万车次,充电量19.6万千瓦时。
发展规划:到2020年,规划建设各类充电桩超过9.2万个,满足约16万辆车的新增充电需求。
一、2017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
目前,天津市已拥有天津比亚迪、天津清源、天津一汽、银隆等9家新能源整车企业,攻克了电机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了高性价比一体化的电驱动总成系统,实现津产新能源客车、乘用车、专用车的全覆盖。
天津松正公司开发的公交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节油率超过45%,颗粒排放物减少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纯电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电磁兼容、整车碰撞试验等检测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安盟固利、艾康尼克、轮毂电机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配套企业不断涌现。
二、2017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与措施
三、2017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
2017年,天津市新增新能源汽车42112辆,同比增长71%,占全国推广总量的5.4%。其中:乘用车32809辆、客车897辆、专用车8406辆,折算标准车58766辆;
个人购置新能源汽车总量首次突破2万辆,达到21463辆,占全市新增新能源汽车比重超过51%,占全市新增和更新小客车总量超过一成。租赁领域新增新能源汽车达到11016辆。
四、2017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要企业经营情况
2017年,天津市生产新能源乘用车、客车和专用车50917辆,销售55149辆,销售额达91.9亿元;全年动力蓄电池在全国累计配套量达到14.75亿瓦时,共完成3.25万辆新能源汽车搭载配套,累计配套电量位于全国第七位;一汽夏利、华泰、清源、比亚迪等生产企业新增新能源汽车8款。
五、2017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及园区建设情况
2017年,天津市新能源汽车项目纷纷落地。
1)银隆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静海区子牙循环经济区;
2)国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样车已正式下线;
3)力神电池公司六期甲扩能项目已如期竣工。
国安盟固利、艾康尼克、松正、轮毂电机等一系列企业不断涌现,已形成了高新区、静海区等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区。
六、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2017年天津市新建公共充电桩达4000个,公共充电桩总数接近8000个,有效保障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新建公交场站21座,充电桩262个,全市公交充换电站已达到50座,充电桩808个。
加快居民自用电桩建设,继续推进国网充电桩建设绿色通道,保障购置电动汽车居民的充电需求。同时,针对部分电力容量不足,无法大规模建桩的小区,深入开展老旧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在近50个小区新建充电桩约100台。
高速公路网方面,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快充站30座,充电桩140台,全年完成充电1.6万车次,充电量19.6万千瓦时,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京津冀全部高速公路的充电服务网络。
七、发展规划
1)编制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规划建设各类充电桩超过9.2万个,满足约16万辆车的新增充电需求;
2)编写了《天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提出天津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统计表
九、2017年12月底本地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桩)保有量统计表